曾经听到朋友说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从小到大都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妈妈也只是后妈,而唯一的爸爸却成为她生命中的唯一,可是最后却是她纠结的痛处。
女孩从小家庭经济条件比身边人都要好一些,但是因为跟着老一辈生活的缘故,一直都是过着节俭的生活。后来女孩的奶奶生病,小小年纪的女生便开始照顾自己和奶奶的生活,村子里的人们还经常打趣着女孩问他爸爸妈妈呢?问她为什么是留守儿童,而她的妹妹却在大城市里生活。在女孩长大些,女孩便开始独自生活。因为在女孩读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因为一些缘故就失去家里所有的积蓄。所以在女孩读初中时就开始独立,跟着妹妹在老家相依为命的生活。为此,两姐妹在家也是经常发生矛盾,因为没有父母在家,姐姐比妹妹大两岁,也用着姐姐的身份管着妹妹,可是小孩的思维又怎么能正确管理好一个只小两岁的人呢。
在后面的相处中,姐妹两也开始产生隔阂,而妈妈作为妹妹的亲妈姐姐的后妈,自然偏袒妹妹,同时也和姐姐发生矛盾,父亲的处理方式则是让两姐妹尽量分开。
初中时的姐姐在小心翼翼中生活着。直到高中,姐姐对着城里的一切是那么向往但也有更多的无知。女孩没有得到及时的通知,还是在偶然间知道开学时间,因为女孩是在读高一时才拥有自己的第一步手机。在女孩读高中期间,自己一个人租房住在外面,妹妹则是一个人在老家读初中。两姐妹虽然吵着架,但是还是担心着彼此,姐姐周末也会赶着十四公里的路回家,妹妹也会走着三公里左右的路回家。在两姐妹的初高中生活里,当然会有难过,因为所以的家长会都是缺席的,所以需要家长的时刻都是缺席的。
终于,女孩长大了,可是她却承担着家里人的希望继续读书。他们都觉得女孩很棒,读着大学,学着他们认为可以的知识,他们觉得女孩以后一定可以很好的找工作,会生活的可以。可是没有人真正的问过,女生过得怎么样,读着什么样的学校。后来听女孩说,其实她早就不想读书了,家里很困难,但是这一切的困难都是可以避免的,而她的父亲却对这一切不做出改善与处理,甚至一次次加重家里的困难。女孩很懂事,她想出去打工只是让家里人好过一点,但是她也有必须要完成的学业,那是她亲爱的奶奶寄语的希望,是家里亲人的希望。女孩很难过,她每天都在坐着强烈的心理斗争。
最近一次和女孩聊天。她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生活,看起来似乎并不差,甚至比一部分还好一点,可是真正想起来,我现在的生活到底算什么。家里的花洒坏了,父亲没有想着修一下,方便一下我们;每天早早起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我在做,如果我是一个保姆,那么我绝对合格,可是我是在我家啊,有父亲,有弟弟妹妹,但是所以的事情都落在我身上;我有一次起床的时间是早晨十点半,父亲一起床就感觉叫我起床,我昨天很难受,想多睡一会都不行,可是家里人可以睡到中午,哪怕下午也行。而我需要早早起床准备午餐,完事之后再喊他们起床吃饭。也许父亲觉得一千块钱的生活费足够了,可是真正算来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还没有一千,有时候感慨生活,别人都觉得我的生活还可以,大概是我的自尊心作祟吧,总想让自己看起来合群一点。"
前久和女孩了解到,女孩在学校总爱吃炒饭和素粉,大家都以为是女孩爱吃,其实是那两样在学校最便宜而已,女生她的手机已经用很久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很不方便,于是就打算自己存钱买,所以生活很拮据,女孩想着为家里减轻困难,所以在父亲说要给她钱时,她都会表示还够用,可是也是紧巴巴生活。后来女孩才发现,父亲在外面欠了很多债,而那些钱却是因为父亲的个人原因。女孩既想理解父亲又发自内心想要怪父亲。
‘其他人都是日子越过越好,而我家的日子确是越来越差’女孩很难过为什么会这样,女孩只有父亲和奶奶了,她想努力理解父亲,最后只觉得可能是在这个矛盾中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
女孩很难过自己会这样控诉自己父亲,她没有获得勇气,没有恢复自信,只在纠结中一直内耗自己。
我的所用文字不够有力量,简简单单的一千多个字并不能表达女孩的难过,我无法理解女孩的心情,听的时候会有一些共鸣,可是却无法真正和她一同体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这个女孩是一帆风顺的,是顺利的,是开心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