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挣扎于财务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待了很多年,却对金钱一无所知。结果便是他们学会了怎样为金钱工作,而不是让金钱为他们工作。” —— 罗伯特·清崎
我们会发现我们从小成长的过程中,来自家庭的教育是你要好好学习,考高分上更好的学校。在学校毕业以后去找一份好工作,然后用你的时间、你的技能、你的努力去赚钱,以便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你发现我们一直被教育着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去赚钱,去获得工资性收入,去关注别人的事业。很少有父母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学习,考高分上好的学校,毕业以后你要关注自己的生意,然后建立自己的资产,让你的资产为你工作。
这里的重点是,富人关注的是资产,他们不断的建立能够给自己带来现金流的机器。而穷人和中产阶级,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收入,他们把自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存在财务问题的人经常耗费一生为别人工作,其中许多人在他们不能工作时变得一无所有。
什么是资产与负债
那么什么是资产与负债?按照《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的定义: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负债把钱从你的口袋里取走的东西。
拿大家常关心的房子来举例。如果你的房子是抵押贷款购买的,每个月需要向银行付款3000元。此时你的资产负债表负债项里是抵押贷款。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它的资产项目就是你的抵押贷款。你的房子是把你口袋里的钱带走的东西,那么对你而言房子就是你的负债。相反你的房子是银行的资产,因为他每个月为银行带来现金流。
但是如果你这个房子是租出去的,你每个月支付银行3000块钱的贷款,同时租金是每个月4000块钱。出租的租金足够顶替银行的贷款还带来了正向的现金流,那这个房子就是你的资产。
为什么我们了解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那么重要?正是因为如此多的人并未弄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区别,他们往往将工资的储蓄投入到看似是资产的负债中。这种投资带来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浪费,使得这些人没有把钱投入到真正的能够给他们带来现金流的资产中。他们购买看似是资产的负债,却潜移默化地帮他们花掉了大笔大笔的钱。
正如罗伯特·清崎所说“富人买入资产,中产阶级买入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穷人只有支出。”
你离财务自由有多远
这里我们用时间而非金钱来衡量财富的多少:你拥有的财富是当你完全不工作的时候,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你能生存的天数。比如说你每个月的花费是5000块钱,而你有30000块钱的储蓄,那么你的财富就大约是180天。
假如你拥有一个每个月都能够带来5000块钱现金流的资产,不管它是出租的房屋,还是一份自动运转的生意,那意味着你余生可以不依赖自己的工作,而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这个定义下,财务自由就意味着在不用工作的情况下,能以现有的生活水平活到离世。你离财务自由有多远并不取决于你拥有金钱的数量,而取决于你的收入结构,越富有的人,越能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多数人一生都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赚钱,换取劳动收入。很努力的人,他会赚到钱,升职加薪。但往往意味着负责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没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他的钱是由他的时间换来的。而富人是想着去建立能够为自己赚钱的资产,然后让资产替自己赚钱,以便获得财务上和时间上的自由。
如何跳出拿死工资的生活
在理解了资产与负债之后,想要实现财务自由显而易见的途径就是:增加资产性收入,降低负债。当你理想的生活方式,能够由你的资产性收入完全支付,你就会实现经济和时间的自由。
很多人明明工资很高,却依然面临着财务问题,每个月为钱而焦虑。正是因为他们往往只有劳动性收入,一旦停止工作就会失去经济来源。他们用挣来的钱,先去支付给别人,先去购买负债,然后让负债帮他们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出去。而富人会优先支付给自己,他不会去消费,他会把工资的收入投资给自己的资产上,一旦资产足够大,产生的现金流足够多的时候,才会利用资产所带来的收入去买一些负债。
很多人说,我赚的钱都不够花,我得先有钱,才能建立自己的资产。实际上如果你在赚钱少的时候,你不能够拿出钱用于投资,你赚的多的时候你仍然拿不出来。因为消费者它是一种习惯,投资也是一种习惯。
所以想要跳出拿死工资的生活,就要尽早开始投资,建立自己的资产,获取资产性收入。即使最终无法达到财务自由,一个健康的收入结构,也会让你在财务安全上不再忧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