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175617/069ab8ecab72b5b0.jpg)
读王晓春老师《教与学的密码》,引起共鸣的地方很多。其实,一开始,并不怎么看好他,想当然地以为不过是一个伪专家而已。
这是一本类似于写读书感悟的书,他是就日本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谈自己的看法,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
《静悄悄的革命》,我去年也读了,当时也挺有感触,然而懒于动笔,很多东西就淡忘了。现在读王老师的笔记,很有知音之感。
这也让我再次明白,若有所感,最好及时记录,否则时过境迁,便失了兴致,也无从落笔。
就像读《傅雷家书》时,那个激动与感受,真是无以言表啊!当时,确实是想好好写一些文字的,然而读完之后,拖了一段时间没有动笔 。现在想写,还真得重新把书翻一遍,看看自己在旁边的留下的笔墨才行。
王老师的这本书,其实也就是他当时边读边写下的笔记。
笔记针对的就是某一个词汇,某一段文字,或者某一个章节,谈自己的看法,很有点中日教育现状之对比的感觉,但又不限与此。
在我读时,总会不自觉地联系自己,联系自己所在学校,以及身边的同仁,我们要做的,还太多太多。特别是,自己。
“作为一个老人,一个老教师,我越来越体会到,人活一辈子,真能活明白是很不容易的,你辛辛苦苦若干年,真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是很不容易的。”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然而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知行合一”,很难。或者说,我们终究还是没有弄明白。
就像教与学,它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佐藤学未必就真弄明白了,王晓春老师也是。
正因为不明白,才引得后来的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
人是不定的,地域是不定的,时代也是不定的,教与学也自然是没有定数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唯有用心,不断学习,方不辜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75617/f88ec6ab134268c5.jpg)
今日彩铅,无题。如果要加,午后时光吧。
这是一幅失败的作品。首先,杯子的位置不对,太高;其次,杯和碟,不够干净,形状也没把握好。
反思:画之前,要多观察,上色之前 ,更要把画稿整体看一遍,发现不妥,否则要修改就来不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