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要用缓存机制
目的: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避免流量浪费(内存缓存、磁盘缓存)
内存缓存其实就是沙盒缓存
<2>缓存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通信的过程
(2-1)客户端第一次向服务器请求数据:
第一次请求数据数据时,检测内存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内存缓存中没有数据,就判断硬盘缓存中是否有数据,如果硬盘缓存都没有数据,就去服务器里请求数据。
服务器第一次给客户端返回数据:
服务器第一次返回给客户端数据时,数据是保存在内存缓存中,其次解析和展示在控制器上,最后将服务器的数据缓存到硬盘上(沙盒)。
(2-2)客户端再次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时:
(1)如果程序没有关闭,一直在运行过程中。此时,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都有数据。
所以,此时只要在内存缓存中取出数据展示到控制器上就行。
(2)如果程序重新启动,内存缓存就消失了,里面不存在缓存数据。庆幸硬盘缓存中数据还存在。一旦从硬盘缓存中读取数据,内存缓存就重新生成数据,客户端可以从内存缓存中读取数据了。
<3>缓存的实现
(1)是对GET请求还是POST请求进行缓存?
答:一般是对GET请求进行缓存。
在IOS中,一般用NSURLCache来进行缓存数据。在ios5之前,只支持内存缓存。在IOS5之后,支持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
缓存的原理:根据一个NSURLRequest缓存一个NSCacheURLResponse
缓存的技术:利用了数据库。在开发中可以查看沙盒中的/Library/Caches,可以看到缓存以XXX.db格式保存在本地。
<4>缓存策略的理解
(缓存策略是枚举型的,ios提供7种缓存策略模式,但实际上有用的只有4中)
缓存策略模式:
NSURLRequestUseProtocolCachePolicy= 0,//使用协议的缓存策略,意思说依赖于HTTP协议的,如果HTTP协议没有专门去设置缓存键值对,这种方式默认是没有缓存的
NSURLRequestReloadIgnoringLocalCacheData= 1,//字面意思忽略本地缓存,不使用缓存,直接发送请求
NSURLRequestReloadIgnoringLocalAndRemoteCacheData= 4, // Unimplemented,表示苹果暂时没有实现此技术
NSURLRequestReloadIgnoringCacheData= NSURLRequestReloadIgnoringLocalCacheData,//这种缓存策略跟NSURLRequestReloadIgnoringLocalCacheData一样,忽略本地缓存,直接发送请求。
NSURLRequestReturnCacheDataElseLoad= 2,//有缓存就返回缓存数据,没有缓存就加载缓存数据。
NSURLRequestReturnCacheDataDontLoad= 3,//有缓存就返回缓存数据,没有缓存就不请求网络数据,当做请求错误处理,常用于离线模式。
NSURLRequestReloadRevalidatingCacheData= 5, // Unimplemented,表示苹果暂时没有实现此技术
<5>IOS常用的缓存对象方法:
(1)获取到全局缓存对象
NSURLCache*cache = [NSURLCache sharedURLCache];
(2)拿到全局内存缓存的用处:可以设置内存缓存的最大容量(字节为单位,默认是512KB)
[cache setMemoryCapacity:XXX];
(3)设置硬盘缓存的最大容量(字节为单位,默认是10M)
[cache setDiskCapacity:XXX];
硬盘缓存的位置: 沙盒/Library/Caches
(4)获取某个请求的缓存
NSCachedURLResponse *response =[cachecachedResponseForRequest:url];
if (response) {
MyLog(@"说明这个请求有缓存");
}else{
MyLog(@"说明这个请求没有有缓存");
}
(5)清除某个请求的缓存[cache removeCachedResponseForRequest:request];
(6)清除所有请求的缓存[cache removeAllCachedResponses];
<6>使用缓存注意事项:
(1)经常更新的数据如:不能用缓存
(2)永久不会变的数据:可以使用缓存
(3)偶尔会更新的数据:可以定期更改缓存策略或者清除缓存
//方案一(更改缓存策略)
if(缓存时间少于7天){
//设置缓存策略
request.cachePolicy =NSURLRequestReturnCacheDataElseLoad;
}
//方案二(清除缓存)
if(缓存时间大于7天){
//清除某个请求的缓存
[cacheremoveCachedResponseForRequest:request];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