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识地
李松蔚《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主体与客体/无为

李松蔚《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主体与客体/无为

作者: 小为为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9 06:24 被阅读1114次

第一课 认识发生论:主体与客体的分界

1、客体永存

客体是不以我的主观意志而决定。

这个“我”会越来越小,因为可控的东西很少。

所以,要把“我”和客体分开,这样的“我”会变得更灵活,功能性会越来越强,可以去操作那些客体。

2、摆脱“自我”

其实“正念”和“疼痛”,并非是“我”的一部分,只是一种感知,所以要去觉察,感受。

跳出一些“规则”,反而更自由。

其实,“思维”也不是“我”,因为控制不了(我说了不算)。

那怎么办?把“它”当作一个客体去看待,分析“它”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该怎么处理?

理智无法控制情感,这就是“失控”。可以参考阅读《象与骑象人》

3、如何解决“失控”

就是承认,它就是这样,它有它的意志,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去掉想要“控制”的那部分。

4、“我怎么可以这样”比“失控”还痛苦

但,换句话说,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理智,但也有情感,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就算这样,有怎样?同样有办法去解决。

我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应该”这个词语,而改成“接纳”。

具体做法:观察、理解、研究“我”的发展变化过程,找寻其中的规律,从规律中找寻处理方法。

PS:这使我想到“事实”和“观点”是不一样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是客体,但“观点”是“我”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控制偶然事件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适应的力量使能力发挥最大效能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积极地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朝着理想化的结局 ,而不是任由世事发展 ,无动于衷 。

相关书籍:《最熟悉的陌生人》、《发展的自我》-认知心理学


第二课  如何理解“无为”

1、正念

正念时的“杂念”,其实也是“客体”,它是存在的,不可能没有

正念的特点:开放(不去评论,允许它的来来去去)、觉知、当下、不评价、专注

正念是无为,有目的的,让自己变成一个无目的的人。

行动者,也可以无为,就是flow

2、改变者悖论

为什么要倡导“无为”?因为我们会陷入改变者悖论,每个人都想改变,但如果抱着一个明确目的去改变的时候,就会陷入悖论之中。因为要改变的内容,包含自己的想法,也就把自己包含在内。

老师的举例:如果半夜失眠,如果你越想睡,就越睡不着;但如果你想,没事,睡不着也没事,但也还是睡不着。虽然你告诉自己别想,但心里也还是会想。

PS:①与其告诉自己不能做什么,不如传递一种积极的语言

②个人认为,想要改变,最好的方法就是转换注意力。为什么说人要培养一种兴趣爱好,就是让自己有一种精神寄托。如果是我失眠,就会躺在床上听“得到”或“听英语”,一般听着听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睡着了。

所以,笑来老师会说“钥匙不在锁头上。”

3、摆脱“改变者悖论”的三种方法:

正念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做该做的事情)

PS:就是找个精神寄托,不想“我”这个主体。

接纳与承诺疗法:有一个观察者的自我

补充资料: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再谈什么》

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痛苦是可以选择的。

所以:真正的改变,是我们改变对问题的看法。

其实,无为,不是不让你有任何目标、不按计划做事。你可以按照计划做事,但如果出现认知偏差时,要及时调整目标,而不是“必须”去做。

延伸阅读:《正念》卡.巴金、正念父母心

本课总结:

无为就是客观不做评价,让事情自然发生,没有“我”的事情。

无为不是从行为中脱离出来,而是从模式中脱离出来。

无为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自然存在的,但人因为思维、情绪等,把这种状态打断,所以需要回到本源。

那如果评价了,怎么办?那就去找“评价的那个念头”是怎么产生的?这个过程,也是无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松蔚《七节心理学思维自修课》--主体与客体/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hj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