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世界有那么多人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午饭的时候,和一个大姐闲聊。
她女儿今年高考,学的是文科。
大姐从自身工作领域考虑,想让她女儿报考法律类的专业。
现在看,小姑娘的学习成绩二本肯定是没问题,大姐主要是想选个合适的专业,学校就在次要了。而且,只要是法律类专业,将来不管是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加上她的门路,都好就业。
我问她,“小姑娘怎么想的?”
她叹了一口气,“孩子想报金融类的,你说说,这类专业如果不是那几个名校的,多不好找工作啊。”
“不是也有很多企业需要金融财会类的人才吗?”
“她才看不上会计类的专业,又不听我的。这个时候,我又不能深说,怕打击她学习的积极性。唉,总之是一言难尽。”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初高考时,报专业之前的状态。
同样是自己想报外语类的专业,家里却想让我学法律。最终还是拗不过我,本科学的外语。没想到,四年后,考研时,我自己想通了,考上了法学类的研究生。
那时候,高考实行的还是先报专业后考试。
当时年少的我固执己见,父母后来折中考虑,在一批A段重点里按我的要求报考了外语类专业,一批B段和二批A段报考的法律类专业。
我平时的成绩也就是二批A段,顶多能一批B段。但报的是喜欢的专业,学习特别有动力,高考时超常发挥。原本一直校内文科大榜“万年老二”的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我理想的重点大学,学了外语专业。
后来,家里人和我说,其实他们根本没想到,我能考上重点,所以才答应我的。
当时,校内大榜“万年第一”的一个女同学,被老师们寄予厚望的苗子,却发挥失常,去了二批本科。
我那时候才18岁,自认心理素质不是特别好。甚至模拟考的时候,还出现过因为紧张涂错答题卡的情况。
但因为父母想得很明白,我正常发挥肯定能去二批A段学法律,那样他们就很知足了,所以,对我很放松,没有给我太大压力。
老师们也同样是这么想的。我记得,当时高考时,有一个老师送入考场的程序,几个老师都围着那个“万年第一”的女同学,没人搭理我。这样,也就没人给我压力。
我轻轻松松进入考场,又高高兴兴走了出来。
所以,有时候压力太大,未必就会有动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