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我们总爱教孩子做人,却忽视生而为人的快乐

我们总爱教孩子做人,却忽视生而为人的快乐

作者: 黄老邪123 | 来源:发表于2017-10-28 23:22 被阅读31次

家有儿女,父母们对绘本阅读都不陌生。一本好的绘本,就像一个好的童年伙伴,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

但是怎样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国货”和“洋货”相比,真的只是绘画风格和印刷质量的区别吗?

用事实说话吧。

国货“毛毛虫”

小菠萝几个月的时候,朋友送了我们一个故事机,可以听儿歌、讲故事、学国学、听英语。很长一段时间,故事机是小菠萝最爱的玩具,里面的故事、儿歌引人入胜。

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毛毛虫的,大意是:

毛毛虫小的时候,别人都笑它说丑丑丑。毛毛虫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成长,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起初我以为是故事机的选材有问题,就把这个音频换掉,下载了其他的故事。巧合的是,后来,奶奶给小菠萝买了个能放音乐、讲故事的玩具手机,里面也有这个故事,内容一模一样。

看来,这个故事传播范围相当广,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居然还入选了小学语文的阅读训练习题。

那么,这个故事给小朋友提供的信息是什么呢?

毛毛虫很丑;周围人的评价很差;

毛毛虫要自己努力,别管他人说三道四;

毛毛虫努力努力再努力,最后,嘭,一夜成名,让当初笑话、鄙视自己的人后悔去吧!

洋货“毛毛虫”

毛毛虫破茧成蝶是个通用题材,国外的绘本怎么描述呢?以艾瑞·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为例: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蛋,躺在树叶上,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啪!--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他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他还是觉得饿。

星期二,他吃了两个梨子,可他还是觉得饿。

星期三,他吃了三个李子,可他还是饿。

星期四,他吃了四个草莓,可他还是饿得受不了。

星期五,他吃了五个桔子,可他还是饿呀。

星期六,他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萨拉米香肠,一根棒棒糖,一角樱桃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形蛋糕,还有一块甜西瓜。到了晚上,他就胃痛起来!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一回他感觉好多了。

现在他一点儿也不饿了。他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他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

他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做"茧"的小房子。他在那里面呆了两个多星期。

然后,他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

他已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环境评价or自我认知

这是一本风靡中外、畅销了三十年的经典绘本,也是一本认知书、科普书、数学启蒙书,富有创意,视角独特,印刷精美,信息量大。

宝宝可以从中获得:星期一至星期天的概念;数数字;水果的种类;不同的量词;乱吃东西会吃坏肚子;毛毛虫会自己作茧当房子;毛毛虫最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毛毛虫尝试探索、经历挫折、反思调整、不断努力实现的。

这样一对比,其异自现。我们孩提时代耳熟能详的是一个励志版的逆袭故事:毛毛虫饱受嘲笑,但卧薪尝胆,默默努力,不在乎周围的眼光和负面评价,知丑而后勇,期待最后脱胎换骨,让世人刮目相看。

故事的主角毛毛虫是一个忍辱负重、勤奋上进的角色,它成长的环境里,充满敌意、嘲笑与否定。

可是,老美的看法大不相同,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诞生、成长、吸收、消化、反思、积蓄、蜕变、破茧成蝶……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同伴嘲笑,没有环境压力,有的只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调整,和对个体生命成长的不懈追求。

毛毛虫这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反映出中外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我们的孩子,从蹒跚学步、懵懂识字起,就被告知:环境很不友好,周围竞争激烈,同伴存在威胁,你要奋发图强,要忍辱负重,抵御同伴压力和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

事实上,这种同伴压力和环境恶意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臆测,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孩子逐渐学会警惕、防备与对抗,且这种理念贯穿在从小到大几十年的教育过程中。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还能够轻装上阵、快乐成长吗?

相关文章

  • 我们总爱教孩子做人,却忽视生而为人的快乐

    家有儿女,父母们对绘本阅读都不陌生。一本好的绘本,就像一个好的童年伙伴,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 但是怎样选择适合...

  • 感恩日志第99天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只在乎人品以外的其他选项,却往往忽视了好人品才是我们为人立身的根本。好人品,是做人的良心,是为人...

  • 三种福田

    为人父母,比起教孩子如何成功,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做人。 一是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怀有一种感恩心...

  • 人生在场,就是一次集体卖萌

    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人让着人。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做人,但我们学会了做人的法则。 我们都是演员,该配...

  • 荐书「人间失格」

    ——罪多者,其爱亦深。 生而为人,但“我”却丧失了做人的资格。用尽一生追求爱,因爱而生,为爱而亡...

  • 诚信待人,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诚信乃为人之本,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我们要教孩子,做人做事,与人相处,都要一诺千金。 传说,有一天,曾子的老婆急着要...

  • 【案例点评】教学生善良的同时要设置善良的底线

    老师教孩子善良,永远没错!但不教孩子如何为善就错得离谱!做人要善良,这是为人的底线。但不做滥好人,也是善良的...

  • 【0818晨读感悟】走出冲突矛盾

    生而为人,甚幸也;生而为人,甚难矣。 做人难,我们在人生的长河里,不仅要承担起各种角色,还要解决无数因各种角色而产...

  •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人

    “人”字,一撇一捺,很简单。而“人”字前面加一个“做”字,就变成了“做人”。生而为人很简单,但做人却变得不简单。 ...

  • 《百年》

    我们生而孤独, 我们生而稚嫩, 我们迷茫。我们孤单。 我们憎恶世俗,讨厌俗人。 可我们生而为人, 生为为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总爱教孩子做人,却忽视生而为人的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j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