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语分享】十一月,你好啊!冬天是寂静积蓄的时节,悄悄地等着发芽,春风便会吹来!岁华向晚,努力遇见优秀的自己。
教材承载的是课标精髓。解读课标,是教好课文的前提。
九上第六单元《三顾茅庐》,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让学生学到什么?根据阅读提示:“三顾茅庐”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只有寥寥数语:“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在小说中却演绎出如此生动曲折的故事来。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而见面后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史称“隆中对”),则是诸葛亮雄才大略的集中展现。本课节选的篇幅不长,人物个性却十分鲜明。读后与同学讨论: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得知: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这册书两个小说单元,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训练学生已有所掌握。
本节课,重点放在了次要人物形象及作用上。这样,既是对上节课所讲“次要人物作用的巩固和补充,又是检验学生对自读文本解读能力的一个调查。因此,课堂设计如下:
一、文学常识,字词一上课就检查,不留时间,这是对早上预习的检测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二、整体感知,一句话概括故事(人物,事件,结果)
三、探究:跳读课文,作者是怎样表现刘备人物形象的?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在分析中,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有对比。次要人物作用就水到渠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