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5课总结,第16课概述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5课总结,第16课概述

作者: 慈心相向 | 来源:发表于2018-08-29 21:22 被阅读289次

第15课我们学习了消极积极、悲观乐观两个维度的四种类型的人生态度,

一、 积极消极

当我们对某个事件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产生的原因,除了观念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之外,还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另外,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不同人生态度重要的因素之一。消极与积极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参照的角度不同,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而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以世俗的标准衡量,无疑是消极的。但以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而言,出家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更是为了住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的崇高使命。他们为寻求真理而放弃世间享乐,其选择无疑是积极而自觉的。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因为人生始终都处于选择之中,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在作出抉择后,对我们所选择的,要积极努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面,而对其它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情,则消极对待。

导师从佛教徒的角度出发,以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四个观点来阐述了佛教徒所具有的人生态度,作为佛弟子,应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观点。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二、 悲观乐观

生活中充满着悲欢离合,并由此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悲观和乐观是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但悲观和乐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阅历的丰富,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停地摇摆。

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又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人生的实质是苦的;生命是无常的;轮回是现实的;世界中是存在污浊和罪恶的,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也实在无法乐观。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第16课我们将学习禁欲纵欲、重生重死、自利利他这三个维度的六种类型的人生态度,

一、禁欲纵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人类的欲望基本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

欲望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有三个方面:占有、比较、竞争。一个人得到越多,负担也就越重,对得而复失的恐惧也越强烈,所以,现代人的生活正是在物欲的纵容下变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艰难。

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如果为了满足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这样的欲望就属于恶的范畴。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由此可见,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

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但佛陀也反对放纵欲望生活。唯有降低了物欲的需求,才能精勤于道业的修持。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途径。

由于执着,使我们的内心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外境的攀援中,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有认识到欲望带来的过患,减少欲望,我们的执着就会相应减少,就不会有追名逐利带来的烦恼,内心才能趋于纯净和安祥。也只有这样,众生原有的佛性、智慧光明才能得以显现,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二、重生重死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在诞生和死亡。生和死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死的认识,建立在它们相互的关系上。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促使活着的人学会珍惜人生;也正是由于死亡的必然来临,使人生的一切努力在死亡的阴影下显得虚无。

生,包括外在的生活及内在的生命。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欲望,财产;地位;事业……这一切只有在我们活着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希求都是建立在对生的希求之上。就佛法的修行来说,人生的获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在六道中,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有机会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实践,去证悟。因此,佛经中也将暇满人生作为修行的重要条件。

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断见,又不同于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1、佛教既重视死后的归宿,念死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乐,利用生前的宝贵时光勤修善法。2、佛教也关心现实的人生。佛教提倡(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2)菩萨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为使命,提倡六度四摄(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四摄则是通过布施、爱语、同事、利行)(3)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不仅关心生命的未来,重视死后的归宿;同时也关心现世人生的幸福,关心现实人生的改善。

三、自利利他

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时,进一步利益社会大众,这也是佛法在人间弘扬的必由之路。菩萨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回向众生。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乘是指运载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帮助更多的人到达彼岸。在学佛的人中,每个人的因缘和发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发心,称小乘;偏重利他的的发心,称大乘。

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发心是至关重要的。学佛发心要大,要“志当存高远”,但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则须严格依照次第,由人天乘进而声闻乘,最后进入菩萨乘。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心,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解脱,还要以六度四摄帮助众生觉悟,使众生共同离苦得乐。所以,菩萨是在利他中完善自身,在利他中积累成佛的资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一味的自利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应追求的,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而每一位佛菩萨的行为,都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身为佛教徒,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同喜班第15课总结,第16课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ql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