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历史想法
公孙瓒手下三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位,实力最强的不肯投降,慷慨赴

公孙瓒手下三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位,实力最强的不肯投降,慷慨赴

作者: 仲维宇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10:24 被阅读0次

三国时期,公孙瓒麾下有三位名将堪称一时之杰,曹操刘备各得一将,实力最强的那位却因不肯投降,慷慨赴死。

这三位名将的排名是严纲、田豫和赵云。

先说说排名第二的田豫。

田豫最早的时候投在公孙瓒门下,刘备投靠公孙瓒的时候,田豫还非常年轻,希望跟着刘备历练,在长久的相处中俩人结下深厚的情意。

田豫

后来,刘备因为嫌弃公孙瓒目光短浅,投靠了陶谦,这种背叛公孙瓒的行为,田豫非常反感。

田豫回到公孙瓒身边继续跟着公孙瓒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公孙瓒自杀后,本来按照田豫和刘备的交情,田豫应该投奔刘备,但刘备背叛公孙瓒的行为让他如鲠在喉。

田豫最终选择投奔曹操,因为他认为平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

曹操虽然阴险狡诈,但他非常爱惜人才。

田豫投靠曹操后,得到曹操的珍惜和重用,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成为曹操得力的战将。

排名第三的赵云,在三国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人物,人称“常胜将军”。

人们都知道,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得力干将,其实,在投靠刘备之前,赵云是公孙瓒手下的一名猛将。

赵云

191年,汉末混战之时,常山郡本来属于袁绍管辖,因大将们认为袁绍不是明主,推荐赵云当了首领,赵云带着大家投奔了公孙瓒,为公孙瓒效命。

在公孙瓒这里,赵云并不被重视,赵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刘备,刘备正好也投靠了公孙瓒。

赵云和刘备非常投缘,两人在军营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可以说,赵云和刘备之间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和公孙瓒之间的感情。

赵云哥哥去世后,赵云离开了公孙瓒,知道赵云要离开,刘备抱着赵云,久久舍不得放手。

离别七年后,两人再度重逢,这时,公孙瓒已经不在人世了,赵云决定跟着刘备。

刘备带着赵云投靠了刘表。

有一次,曹操派人追赶刘备,刘备丢下妻儿,带着赵云等十多名将士逃跑。

跑着跑着,赵云不见了,有人猜测赵云投降了曹操,刘备听了狠狠地扇了那人几巴掌,他是绝对不会相信赵云会背叛他的。

果然,赵云带着刘备的妻儿赶上了他们。

自追随刘备后,南征北战赵云几乎没输过,人送外号“常胜将军”。

赵云外能披袍上阵,内能有效谏言,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忠、义、胆、勇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三国是个非常完美的著名将军。

最后说说公孙瓒手下的第一猛将严纲。

严纲在这三个人里面最厉害,可也最不出名,不过他非常优秀,田豫、赵云都是他的小迷弟,不过,他的人生短暂又悲催。

严纲

严纲小时候生长在塞北的苦寒之地,一天能行走数百里,骁勇善战,后来成为公孙瓒手下的一名大将,是公孙瓒最看重的大将,没有之一。

有一次,严纲曾跑到羌地人的领地射杀羌人首领,被羌人追着跑了上千里,行走对严纲来说根本不在话下,可苦了那些羌兵了。

严纲把羌兵们丢到千里之外的荒山野岭后,一个人轻松的返回,羌兵们从此对严纲这个名字闻风丧胆。

严纲成了羌汉边界的守护神,对公孙瓒而言,严纲是战无不胜的,他把严纲封为手下最大的将领,他曾对所有人说:“严纲在我手里,天下何愁不归我!”

正是这样的心理害了严纲。

191年,与袁绍对战时,公孙瓒命手下大将文丑率军攻打,几次交手后,文丑知道自己打不过袁绍,悄悄的避开严纲去追公孙瓒了。

其他几名大将一看到主帅文丑跑了,也把自己弄伤逃跑了。

到了第二天,严纲断定敌兵有埋伏,决定按兵不动,公孙瓒却坚定的命他出兵,结果严纲落入袁绍大将麹义的埋伏。

严纲被俘后,袁绍非常看重严纲,想把他收入盔下,严纲誓死不降,结果被麹义斩杀,死时才28岁。

公孙瓒能得到这三名能力和品行都令人敬仰的名将,是他的幸运,不过严纲在他的错误指挥下,被敌军俘虏,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了。

诸君如何看呢?请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孙瓒手下三名大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位,实力最强的不肯投降,慷慨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sj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