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木。
在大好的和平岁月里,很多人没有感受到美好的空气,却活在了黑暗里。
前几天新闻报道的那个因为作业跳楼的小女孩,还在脑海里打转,这样的新闻年年会有,并且不是所有的都会上新闻。很多人觉得可惜,这么小就选择了极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啊!把一切都归咎在了孩子本身,似乎现在的孩子都退化了,一代不如一代,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抑郁的花朵。
可谁曾想过他们究竟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呢。我尊重那个小女孩的离开,那是她最好的选择,因为她再也承受不住生活里的苦了,可以想象她的世界崩坍了,比死亡更可怕,哪怕是一种报复一种最后的反抗,死亡却是她唯一相对舒服的方式了。
01为什么会抑郁呢?抑郁不是短时间发生的,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可能与诸多因素有关系。当然也不用处处畏手畏脚,关键因素也只有那么几个。
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家庭环境,是父母,这中间要说的太多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避免抑郁及绝大部分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有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懂得爱的家,会增加孩子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是学校教育,我们国家农业人口巨大,学校在心理教育,性教育方面做得很不够,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校,往往只在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灵成长。哪怕是在大学,性教育课程依旧令人担忧。目前似乎也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开设专门的性学课程。
最后是整个社会环境了,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成年人,已经忘了曾经身为孩子时的感受,觉得一个孩子能有多大压力,多大烦恼。他们甚至都没有太多时间来关心自己,也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关心自己,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也不知道真正所恼来于何处。但,孩子的压力就是他们的天,可能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已经到了世界末日。
02什么是抑郁?国家卫建委是这样解释的:“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有人说,抑郁是一只黑狗,一不小心它就跑出来吞噬你的心灵和能量。它可大可小,黑色可深可浅,但总是挥之不去。你觉得它走了,其实它却多在角落里。抑郁其实不可拍,抑郁是我们太多没有发泄的情绪的堆积。你的委屈、你的愤怒、你的恐惧、你的羞涩与尴尬、你的隐忍,他们悄悄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一点点堆积,有一天,只要一丁点星火,它便火山一样喷发。这次喷发就是抑郁的临床表现,但是能不能被发现又是另外一回事,发现之后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的另外一回事了。
03抑郁了怎么办?在说怎么办之前,我得强调一下。不是自己觉得有了这些大部分的临床表现就患有抑郁症,一定要去专业的精神类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医生的诊断才能具体确诊。当然,当发现自己长期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的时候一定要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世间苦难重重,心里完全健康的人可能很少。有的人也就糊糊涂涂的过完了一生,一生过完了也没弄明白;也有人自以为早就看透了一切,对自己坚信的东西异常执着,却迎来的都是周围人异样的眼光,然后自己欺骗自己,对自己说谎。要知道,当我们认定一个结果后,然后给这个结果找证据那真是太简单了。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抑郁了怎么办?简单点说也就三点,实在为难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到两点。一、去专业医院就诊,认真遵从医嘱。二、找到专业的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按时咨询。三、去探索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改变自己。抑郁了别害怕,这是你赢得重生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当你迈出这一步,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抑郁是一次成长,不要过于担心。一个人不经历苦难,不经历生活的苦难是不会变得成熟的。而你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苦难,都只是你在上的人生之课。你会在这中间获得成长,会为以后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础。
走,勇敢向前吧!
(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遇见小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