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夸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夸张。但夸饰不是言过其实,而是一种极度形容语,能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例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泰山在古人眼里是很高的山,也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东西;鸿毛当然就是价值很小、很轻微的东西。)
例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排比式比喻夸饰句,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例3: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贾谊《过秦论》)
(仲尼、墨翟代表最贤能的人,陶朱、猗顿代表最富有的人。)
例4:
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司马迁《报任安书》)
(随侯之珠、和氏之璧代表最宝贵的东西,比喻最好的才能;许由、伯夷代表最清高的人。)
例5: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皆裂。(《史记·鸿门宴》)
(极言樊哙愤怒的神态,并非真的头发竖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