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古汉语中的借代
借代是一种修辞方式。但它关系到对词义的理解,所以在这里讲一讲。
所谓借代,就是借用一个词来表达另一个词的意义。古汉语中的借代,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以部分代全体。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以帆代船)
(2)以性质代事物。如: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以“坚”代“铠甲”,以“锐”代“兵器”。)
(3)以原料代事物。如:
《汉书·公孙弘传》:“妾不衣丝。”(衣:穿。以“丝”代“丝绸的衣服”。)
(4)以具体代抽象。如:
《后汉书·申屠蟠传》:“以齿则长,以德则贤。”(论年龄他长,论道德他贤。以“齿”代“年龄”。)
双音词的借代用法也很多。如:“万古云霄一羽毛”,是以“羽毛”代“鸟”(原文如是说,如出处为杜诗,此例不当也)。
“无丝竹之乱耳”,是以“丝竹”代“音乐”。又如“甲兵”、“兵革”、“干戈”、“烟尘”、“鼙鼓”等都可以代“战争”。
应当指出,借代只是一种临时的修辞用法,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如“帆”代“船”,一般只在“千帆”、“归帆”等词组中,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不能说“轻帆已过万重山”。“披坚执锐”的“坚”是指铠甲,但在“乘坚策肥”(驾着坚车,赶着肥马)中,“坚”却又指“坚固的车”了。这和“鉴”(镜子)有“借鉴”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五)古汉语的判断句
古汉语在句法方面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大。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现代汉语中判断句是用“**是**”的形式表达的。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我是学生”。在古汉语中,“是”是指示代词,一般不用来构成判断句。古汉语的判断句有如下几种形式:
基本的形式是:“**者,**也。”如: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也可以不用“者”字,或“者”和“也”都不用。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韩之诸公子也。”《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
这里要注意两点:
(1)有的句子中,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出现“是”字。这种“是”字在古代汉语中多半不是判断词,而仍然是指示代词,指上文所叙述的事物。如:
《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瑞历,这些禹桀时都一样的。)
(2)这种判断句的形式,还可以用来说明原因。如:
《韩非子·五蠹》:“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 牂易牧者,夷也。”(十仞高的城墙,楼季不能越过去,是因为城墙陡峭;千仞高的山,瘸腿的母羊容易放牧上去,是因为山坡平坦。楼季:古代传说中善于跳跃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