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了演绎和归纳的区别。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在金字塔结构中,位于演绎论证过程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演绎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或论点)。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我将演绎推理过程看做需要完成以下3个步骤:
·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3个步骤:
·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将提出“为什么”和“如何做到”这两个疑问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先提出“如何做到”,再提出“为什么”。虽然在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仍然使用了演绎推理法,但直接回答了读者的主要疑问,而且思路非常清晰:所有关于同一主题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不同主题之间的思维界限非常明确。
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归纳推理时,大脑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在用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 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记住:当你进行演绎推理时,推理过程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如果不具有这一特点,就不是演绎推理而是归纳推理,你就应当能够用一个单一的名词概括这两个思想,以检验你归的类、分的组是否恰当。
不论你将几个句子组织在一起,是为了进行归纳推理,还是为了进行演绎推理,你的思维都会主动预期某个归纳式结论或演绎式结论的出现。大脑对归纳论述和演绎论述的完整性有一种预期,读者的这种预期,使读者将思维“投射”到前方,预测作者的下一个句子。如果读者预期的结果与作者实际的表述不同,读者就可能感到困惑、不解、烦躁。因此,你应当在呈现归纳或演绎过程之前,先告诉读者你的主题思想,以使读者能够容易地跟上你的思路。
提示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