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出写作心理误区
9.误区七:详尽地收集材料而耽搁写作
年轻的时候,女性社会改良家简·亚当斯曾用了好几年时间探寻如何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她后来认为,自己在预备期上花的时间太长了。她总是在做计划,却无力采取行动。在她的回忆录《赫尔大厦二十年》中,她借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将这段时期称为“预备的陷阱”。
在学院中,花太多时间做计划,而不是真正动笔是司空见惯的。我们会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来为写作“做准备”。参考文献是读不完的。为写作做准备,而不是投人写作可能会让人感觉更安全,也更有趣。
写这一段话的时侯,我有一种冲动:把亚当斯写的和关于亚当斯的书重读一遍,确定他引用了托尔斯泰的哪一句话。我想过收集关于托尔斯泰和亚当斯的二手文献,确定对两个人的理解都是准确的。我还考虑过到网上查一查“预备的陷阱”其他用法,免得显出无知。我差点就去寻找更好的短语来替代“预备的陷阱”了,担心这个词太直白、过时、模糊和陈腐。
换句话说,我差点就陷入了“详尽地收集材料而耽搁写作”的神话中。我想要拖到收集了足够的相关、不相关的文献之后才动笔,这就是“预备的陷阱”。我们停留在“收集整理”模式中,拖延写作,于是误了截止日期。我们既感到准备不够,又感觉进度落后。预备的陷阱将我们困在了“做好动笔准备”之中。
显然,优秀成果需要熟悉相关领域的文献。但是,“绝对”的熟悉是达不到的。我们生活在信息丰裕的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前所未有的海量观点和证据。总有更多的学者要发现,更多的文章要阅读,更多的研究要引用。另外,在跨学科研究日益兴盛的今天,没试过的关键词、不熟悉的新方法、要掌握的新领域总是存在的。
但是,“预备的陷阱”的历史要比谷歌学术搜索和跨学科长得多。我们之所以沉浸在读文献而迟迟不动笔中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想要确认在本领域、本方向上真的是专家。我们真的希望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不想成为——或者被视为——糟糕的学者。这是滥竽充数综合征的一个变种,我们需要去承认它,善待它,而不是试图压抑它。我们感觉需要把一切可能的文献容纳进来,这背后是恐惧,害怕“不够格”的自己被揭穿。
写作是困难的,有时是令人恐惧的,与此相比,“研究文献”就要安稳、容易一些了。背景研究会让我们免于焦虑,但花费时间太长的话,那就是一种拖延症。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何时应该停止搜集整理,开始真正为本专业做贡献呢?充分熟悉文献与陷入“预备的陷阱”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我的经验,每一次文献回顾到最后都会变得重复,甚至不用看就知道。我知道,当参考文献的套路已经浮现出来的时候,我就该从整理资料转向真正动笔了。
一开始,面对着那么多没有读过,甚至都没听说过的专著、论文、思想和作者,我感到不堪重负。但是,我很喜欢探索的过程——一番寻觅后发现喜悦,了解一个研究领域发展、融合、分化的经过——于是我兴高采烈地下载文章、搜寻书架、预约借书。我一开始按图索骥,发现了不少新文献。但是后来的参考文献就越来越重复了。
搜集文献帮助我认识了大家名师、核心概念、思潮分野和前沿讨论。然而,兴奋终究会消退,变成枯燥的千篇一律。这时就应该细读、重读,选择真正想要关注和引用的材料。
这时,你就应该撰写文献综述的草稿了。这是准备阶段,整理内容,交给值得信赖、对你的方向确有研究的导师看。如果你卡在了搜集整理的模式中,那就不要再找了,而是要总结已经掌握的材料。然后拿给几个同事,看大体方向是否正确。有没有明显的缺漏?哪些人你还没有读到?还需要包括哪些内容?你是否充分讨论了该主题的各个主要层面?
通过书写文献综述草稿,你可以对搜集阶段做一个整理和总结,为之后注意到的新材料留出空间。同事们在你送审前可以提出建议。负责任的审阅会打开你的思路,让你在最终发表前进一步充实内容。
优秀的学术是开放的、持续的对话。你的目标就是加入本领域、本方向的对话。所以,不要因为害怕把谁漏掉而尝试阅读“所有”文献。够用就行,让其他人帮你找到更多相关信息,取得进展。
从“详尽地收集材料而耽搁写作”的神话中解脱出来的关键,就是明白我们有能力,也一定会找到更多的资料。要想成为高产的学者,我们需要承认,成果发表之前,我们永远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相关文献。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以“够用”为宗旨,通过向朋友审阅自己的草稿、进行写作、发表成果,我们与领域内的其他研究者展开有成效的互动。
我们的任务不是免遭批判,而是高效地加入到学术对话中。实际上,这就要求我们理解和掌握精选出的材料,而不是堆砌参考文献。在文献综述中,误解材料——而不是漏掉材料——是一定会让你露怯的。要有选择性,并透彻理解你选择引用的所有相关文献。
初入学术生涯,我写过一篇题目具有误导性的文章,主题是,为什么(我认为)社会批评家错误地假定粉丝一定是可悲的、不安分的、缺乏关爱的。我起的题目是《粉丝病理学:贴标签的种种后果》。我主张粉丝现象是正常的,而不是病态的。然而,不少看文章不仔细的人引用这篇文章来支持我批评的观点,数量多到令人难过。这就意味着,在我本人,以及任何读过、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人看来,这些误读的人看上去都是糟糕的学者。他们想把所有研究粉丝的文章都引用到,于是(似乎)连摘要都没读,就把我的文章安了进去,只是为了一篇都不能少地引用。
所以,对“一篇都不能少”的冲动要警惕。选了一篇要用的文章,就要确保真的理解了;搜集的数量差不多了,就开始写文献综述草稿。这样你就可以拿给别人看,也更有可能发现套路,这意味着你真的做好动笔准备了。
如果你已经花了几个月、几年时间“为动笔做准备”,但是连文献综述草稿都写不出来,那么你真正害怕的可能并不是遗漏重要文献。它只是借口,背后是其他的神话,比方说读者即敌人、滥等充数被抓包、写不出巨著大作等心理。果真如此,引用数量再多也对动笔无益。把文献综述放在一边,去面对真实的恐惧吧。
诚然,详尽地收集材料对最后的成功很关键,但它也可能让你误入歧途,明明掉入预备的陷阱,还以为自己有了成果。抛弃无所不知的梦想,投入到对话中,了解当前写作所需的知识。在文献综述的草稿里融入真正的相关材料,然后继续写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