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公司的企业大学发出了提升学历的报名通知,既有在职研究生的报考,又有专升本的网络学习课程。很快,陆续有人到办公室来咨询。
由于公司产业链较长,各个层级的员工参差不齐,除了科技公司常态化的职能类和研发类员工,还有成千上万的产线工人,所以到办公室咨询报名的人也是姿态迥异。
“老师,听说有学历提升报名,您能帮我选一下学校和专业吗?”
“学校的话暂时是公司有合作的一所211,专业当然是看你自己想选什么就报什么了,我们只是负责统计初步的意向。”
“我想问问报名在职研究生的话,上课方式是什么样的呀?”
“一般都是自己在网上学习自己考试,毕竟每个人时间安排不一样,公司也没办法把大家安排到一起去学校学习。”
“噢,这样啊,我主要想去体验体验学校氛围呢……”
“老师,有多少人报名啊?报的人多不多?”
同事显然想引导一下他,便和言说道,“别人报不报名跟你没关系啊,你自己想学就报嘛。再说,现在都全国统考了,报的人越多你的竞争压力就越大,能被录取的几率相对来说就变小了,报的人少了对你来说才算是好事啊。”
“可是我不想报的人少……”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然停下手里的工作,充满了佩服。这种神逻辑里难道隐藏着无比高大上的情怀?想要高手过招来凸显自身牛逼么?想当年我们这种学生党全脱产考研那都是累的吭哧吭哧啊。当我扭头准备献上膜拜的小眼神时,听到了后半句:
“自己报考太孤单了。”
“唉,连学习这种事情现在还要别人逼着你陪着你的话,还报什么名呢!”同事一声长叹。
目瞪口呆的我回味着那些咨询对话,突然发现了他们难以绽放光彩的原因。本以为他们是觉得自己曾落后了脚步,现在觉醒想要奋起直追,然而,真正让他们落后的,根本不是当初某一两次的选择,而是那种根深蒂固的思维。
02、
误把周围的人和平台当作保姆
当我们处在一个还不错的环境中时,很容易过于依赖周围的人和平台,却忘了,人和平台只是一种资源,无法不通过我们的摄取便造就我们自己。
比如,你身边很多牛人,也有很多学习资源,甚至有不错的平台为你服务,你可能觉得,哇塞,太赞了,老子一定会越来越牛逼。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陷入感动了自己以及为何无法牛逼的困惑中,甚至在郁闷中生出抱怨来。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我们有时候不愿意承认,在“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词,叫“做到”。我们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也有极其强大的占有欲,但在行动之上的力量,却是如此微弱。当你活在想象之中而不去行动,一切都是然并卵。
就像我们公司提供了提升学历的渠道,有同事联系好了高校老师,将资源信息都铺到了员工跟前,依然有大批的员工不知道如何抓住机会进行再一次的选择和行动。太多人觉得只要交钱,公司就可以为他包办学历,甚至连自己想学什么都懒得去思考。
我仔细观察了下这类没有自我思考的员工,大多是产线上的工人,不知是不是疲惫的身躯拖垮了他们的思考力,他们的神情居然和自动化产线上的产品那般僵硬,如同他们那失去了活力的思维。
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只想靠着环境坐享其得的人,或许最终也就只能服务别人。
03、
想用大众的脚步踏出牛逼的道路
每个人都想要拥有绚丽的人生体验,看到那些人中龙凤,我们总会在艳羡钦佩中闪过一丝幻想,将那些角色安插在自己的身上,倘若自己也能达到这番境界,又将如何如何。可是当选择回到起初的时光,我们最先做的,其实是看看周围的大家都在做什么,若是这个选择显得小众化,很快就会在担心忧虑中流产掉。
比如那些来咨询学历报名的员工,他们想要改变的现状不过就是摆脱当下的流水线工作环境,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却要参考其他流水线工人是不是作了同样的选择,若是自己迥异化,便开始畏惧,在惶惶恐恐中放弃选择的机会。
他们不曾想过,如果周围的人都做了这样的选择,他们怎么可能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机械的工作,毫无改变呢?
更何况现在已经在建智能制造厂房,生产线都开始全面实现自动化了,流水线工人的需求量大幅锐减,在失业危机跟前,他们居然还不敢迈出自己的脚步,比起畅想成长后的改变,他们依然更愿意相信大众化区域内的短暂安定。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所获得的安全感,也会笼罩着一股平庸的气息。而这种平庸,还意味着,很快可以被替代。
不久前我一个大学同学来深圳出差,吃饭闲聊间提及我的本科班长丹姐,她在本科时候就特立独行于自己的世界。每天都是五六点起床出门,晚上又忙到凌晨才睡,包揽了奖学金,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活动,后来本可以保研到北大读外国语言学,在我们都羡慕的时候,她居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就是不喜欢,想要追求自己的路。
拒绝稳妥,另辟他径。后来,丹姐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某教授的命题招生考试,保研去读国际法了,鲜有的朋友圈动态展现的是赴英国牛津和剑桥的参赛项目。作为应届毕业生,如今签了大疆的法务岗位,年薪30万。
这个数字代表的是能力,而能力背后,是曾经少有人走的道路。
牛人之所以牛逼,是因为在选择的伊始,他们就与众不同,他们背负的不再是迎合众人眼光的轻松,而是跳出舒适圈之后顶起自己的梦想,努力行走,无暇忧虑。
04、
方向不明,舍本逐末
想起曾看到过很多“十动然拒”的新闻,被拒绝者往往觉得超级委屈,明明写了十万字情书,明明制造了很多浪漫的故事,为什么求个爱就没有童话般美好的结局呢?
有一种感动叫做自己为之动情,而旁人却岿然不动。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做的努力不是对方所需要的呀!
对方感受不到的爱都是伪爱。方向错了,你再努力,不也只是加深了错误结果的印记而已么?
对人对事皆如此。找准方向,目标明确,这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如果想要通过考试获得学历,难道最主要的力量不是放在学习上么?当然,如果在学习之余顺便感受感受校园文化,倒也无可厚非。怕的就是,有些人本末倒置,花了大把时间沉醉在酷炫的环境中,时不时发个朋友圈秀一下自己重拾的美好,喜滋滋地晒出“天之骄子”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我特么真爱学习”的一种假象迷醉着自己,等考试结果出来,除了傻眼就是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竟然还没通过考试?!
再比如,职场中有人早起晚归,甚至日日加班,向着“劳模”头牌进发。等到周围同事升职的升职,涨薪的涨薪,他却似乎没什么变化,觉得真特么不公平,义愤填膺辞职跳槽,然而,公司倒是换得容易,之前的情况却不容易改变,难道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他们大概忘了,那些早起晚归的时间,他们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因为低效率而拖沓工作,他们只记住了时间,而公司看重的是效率,结果才是最好的说服力。
方向若是错了,任何一种考核标准都不会被你“上进精英”的假象所感动,想要获得高等级的诗意结果,最起码也保持一下正确姿势好么?千万别沉醉在感动自我的虚幻中。
要想远离从众化的潮流,缔造独特靓丽的风景,在思维的起点,就需要有勇气脱离常态化,在抉择的过程中,要明白一点,关乎成长的有些路,是需要独自前行的。
正如刘同所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在行动的执行力度上,请不要迷恋路边的搅扰,你要清楚地坚定终点的方向,如此,蜕变的旅途才具备惊人的意义。
【end】
我是萦莹,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既然来了,点个赞再走呗,承蒙关注,不胜欢喜呢!
我会加倍努力,来匹配你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