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属于我的教育

作者: 傅大江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21:14 被阅读32次

          昨天共读的时候做了许多的印象笔记记录,在放假前一一细细考虑后写成这篇分享,每个人的教育方式和风格都不同,但总有值得互相参考的地方,不足之处还请指出。

                                                                                                                  ——写在最前的话

    一、关于《老师怎样与学生说话》这本书的共读感受:

          随着自己的实践不断丰富,对它的感触也不断在变化着。诚如波哥所说,这种温和而坚定,真诚相见乃至感同身受,都是最初的态度。面对学生,最初的同理心将打开沟通的大门。我绝不怀疑这本书的意义,如果打不开学生的心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而开门之后呢?

          面对学生内心的渴求与矛盾,我们表示了同情与理解,这之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及时跟上?“大棒加甜枣”的道理大家都听过,什么是甜枣呢?我想并不是安抚,而是直击内心的教育和引导。

          在最近的实践中,我发现简洁坚定的要求加上适时跟进的思想教育、以及后续的引导强化才是一整套有效的组合技。比如面对串宿舍的现象,坚定甚至略带严厉的要求返回自己的宿舍,在处理完必要事务后可以抽出5到10分钟跟他交谈,不仅局限于这个事件,而是就他个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一对一的分析和建议,表明老师对他的关注,也让他明白了老师对他的要求和期待。

          说来简单,做起来就需要对每一个学生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一直想说的话题。

    二、生活老师与学科老师的区别是什么?该如何配合呢?

          这个话题呢就要追溯到上次的共读了,波哥说起关于班级管理中主抓发展而避开对学生情绪过度关注的管理方式。当时我的心里很同意对发展的重视(一切为了孩子发展)和对学生不要给予超过必要的关注(爱也会成为阻止他发展的天花板)。

          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又认为作为生活教师,我们应认识到,我们和学科老师专攻的方向本就不一样!如果说学科老师集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进步,那么我们生活老师应该从自我管理入手,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培养。

            否则怎么对得起生活二字?我们的任务是从内务起步,直抵个人素养的提升,最后发展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三观)。我们的教育总是渗透在学生课余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与波哥作为学科老师、班主任无法集中关注个别学生相比,我们的任务,不应是查缺补漏,将学科老师无法顾及的教育角落,填满我们对岁月、对种子的那份相信吗?

            窃以为生活老师正是一个完美的补足,将学生的学业与人格发展统统纳入南明教育的轨道,确保从教室到宿舍,每一刻都会有我们的引导与培养。


    关于在宿舍生活中自己为了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对及时反思和总结重要性的感触,这些下次再继续完善吧。第二回合写了一个小时突然给我恢复成第一回合写好的一千字了,心态炸裂,下次再写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王欢_7e56:喜欢您的文笔,幽默风趣的语言透露着智慧的思考

      本文标题:第五周——属于我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j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