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02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三章以“观察与评论”为题专门为我们解释何为观察,何为评论,以及如何区分它们。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可能好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谁不会观察”,但事实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在阅读中小学教师所发表在一些期刊上的教育随笔,几乎通篇都是评论,所谓现象描述大多只是假象。(请注意,我的这一句话本身就是评论,而不是观察)
那么怎样区分观察与评论呢?
以下五种方式是评论而不是观察:
一是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的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例如:“王老师是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老师”,这就是评论,如果加上客观事实的话,我们才能看到观察。如“王老师把自己的午餐票送给了一个学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老师。”
二是把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或愿望的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如“她考不上大学。”这是评论,也许,这句话只是他人的思想的转述,但因为没有语境,就只是评论。说清楚语境,情况就不同了,“她说:‘我考不上大学’。”这描述的是客观事实,便是观察。
三是把预测当作事实。例如许多老师经常会批评学生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事实上,学生将来考上还是考不上大学,只是老师的预测而已,只是老师对学生现在学习状态的一种评论,并不是观察的结果。因为在这句话中,至少有两点是可以质疑的:第一,怎样才算“好好学习”?老师并没有说明白。第二,这一时刻的学习状态与将来的考上或考不上大学必不一定存在着必然联系。如果把这一句话改进一下,就不单纯是评论了。“你现在不好好学习,我担心你在将来会考不上大学。”
四是缺乏依据。例如老师和家长交流时,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我们家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有些老师可能就会回答:“表现很好。”就这句话,家长听了之后,感觉不错,可是并不甘心呐,因为他的内心可能会思考“我家的孩子表现到底好在哪儿呢?”当然也有一部分家长再不会追问老师,因为他会以自己认为的“表现好”来置换成老师口中所说的“表现好”,然后自己满足的得到了答案。可是,别人听了之后,这个“表现很好”不得而知,没有依据。如果老师在下这个评论之时,再能给出观察的事实依据的话,那么这句话就不会空洞了。好多班主任在给学生写期末评语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既对学生一学期行为品德等方面给予评价,同时也会列举一些事实来证明这些评价的客观公正。如“该生团结同学,经常帮助一些同学打扫卫生,给一些同学讲解习题。”尽管后两句话依然是评论大于观察,但至少对“团结同学”这个评论给出了解释。
五是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她长得很丑。”在这里,“丑”只是评论,不一定就是事实。
通过对以上五种情形的分析,我们就会理解克里希那穆提那句话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人们真的很难对别人或自己进行不带评论的观察。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这时候,沟通往往就变成了情绪化的交流了。事实不重要,你的态度反而更重要了。
所以,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就是要减少评论性的交流,少下绝对化的结论,多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让别人看不到敌意,自然就会减少冲突与误解。进而增进理解与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