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新主这件事上,孟达堪比吕布“三姓家奴”的地位。
1、一离刘璋事刘备
建安初年,天下发生了一起大饥荒,孟达和法正两人只得前往蜀地投靠刘璋混一口吃。
孟达在刘璋手下过得并不怎么如意,一开始刘璋封他做了个新都令,后来又升迁为军议校尉。
在此之后,刘璋宛如忘记孟达存在一般,过年不发年终奖,平时开会也丝毫没有想要提拔他的念头。
久而久之,刘璋的手下便有些瞧不起孟达:你瞧瞧你,待了这么久都得不到重用,是没有能力吧?
孟达听到这些人的议论,内心便有些不舒服了: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
建安十六年,刘璋为了加强蜀中防御,便让孟达和法正去请刘备前来蜀中。
《三国志》: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
此后,孟达也就留在了刘备军中。
2、离刘备降曹丕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让孟达去攻击房陵,孟达一路势如破竹,从房陵打到了上庸。
由于刘备担心孟达能力不足,难堪重任,便让刘封带兵前去支援他。
等到孟达和刘封打下上庸时,关羽那边也正在围攻樊城、襄阳,关羽看他俩在附近,便喊他俩前来支援自己。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
孟达和刘封看到关羽处于优势,而自己刚刚打下上庸,还需要有人看管这片土地,防止上庸的本土势力夺回城池,便婉言谢绝了关羽的请求。
孟达拒绝关羽不久,关羽便因为孙吴和曹魏阵营的针对,最终兵败被杀。
孟达这时候,怂得不行: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3、离曹丕事刘备
曹丕见到孟达来投靠自己,很高兴,在他看来孟达是一个“将帅之才也”、“卿相之器也”。
于是,曹丕将孟达曾经打下的领地房陵、上庸、西城三城都交给孟达打理,并封他为新城太守。
《魏略》:又王近出,乘小辇,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又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
别看曹丕好似很重用孟达的样子,其实双方都知道,大家都是在演戏,只是一个是为了借助曹魏阵营抵抗蜀汉的报复,另一个是想借机从内部瓦解蜀汉政权。
只不过是: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
孟达的内心既不忠于蜀国,也不忠于魏国,他只是想在两头找能够求生的夹缝。
诸葛亮把握住了孟达的心理: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
孟达和诸葛亮约好,自己举兵起事,诸葛亮乘机出兵,里应外合,一定能够有所成果。
孟达的想法是,自己距离曹魏大军太远,等曹魏知道自己谋反,又等到皇帝讨伐自己的诏令,起码要花一个月,足够自己和诸葛亮会师了。
结果,司马懿给了孟达一个惊喜,他仅用了八天便走完了孟达口中需要一个月的路程。
而后的战争中,孟达输给了司马懿: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