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来香港才一天半,但这儿的工作人员已经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在机场,负责查验文件的大叔很有耐心地等我拿文件,也很认真地给我讲解隔离的政策。坐在我隔壁的女生说她要去香港中文大学,工作人员竟然给她比了个大拇指。查验文件之前排队时,一个乐呵呵的年轻人跟我们唠嗑,问我们是哪个大学的。发放核酸结果的工作人员看到每个人的来源地,都要讲两句话。他兴致勃勃地跟我旁边的女孩聊起了秦腔,因为她从西安来。几乎每次和一位工作人员讲完话,他们就要抛出一句轻松的“拜拜咯”,让这句话陪你去办下一个手续。
出机场打的,和两个说粤语的大叔艰难交谈。先是他们听不懂我们用普通话说的地名,后是我们听不懂他们用粤语解释两边出租车收费的差异。听了半天,我们才明白他们的意思是,坐这边的出租车收费很贵,坐那边的便宜一点,但要等很久。我都快绝望了:为什么在家没学点粤语过来!上了出租车,头发花白的司机师傅屡次想跟我们聊天,都因为我们听不懂而放弃。他讲了一段话,见我们没反应,就自己笑着说:“听不懂啊?”,我们就也笑了。后面我们聊天说到想睡觉,他竟然听成喝水,顺手拿了瓶水问我们要不要。
之前对香港的印象是,消费水平高,住房面积小,香港的居民大概内心很不快乐。但是,经过这一天半的接触,我发现他们似乎并不是大城市居民通常表现的那样冷漠、疏远,而是充满了人情味。不知道在未来一年的接触中,我这样的印象会不会再次被颠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