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耶跋摩二世于公元1150年前后逝世,这标志着吴哥王朝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历史给吴哥吹来一阵凉风。
如果说衰落是吴哥王朝不可逃脱的宿命,那后人应当庆幸的是,在衰落之前,有阇耶跋摩七世这样一位君主,他临危受命,凭借一己之力,维护了吴哥王朝在消失前的最后一丝尊严。
苏利耶跋摩二世去世后,占婆人迅速摆脱了吴哥王朝的控制,兴兵北上,攻入柬埔寨腹地。阇耶跋摩七世原是王室弟子,信仰大乘佛教,远离宫廷,与世无争,隐居在吴哥以外的村庄中。在他之前的三任君主,都面临着占婆人的军事威胁,并节节败退。
1177年,面对着占婆人发动的大规模进攻,57岁的阇耶跋摩七世集结起一支由高棉人和占人支持者组成的军队,打败了占婆人的进攻。
战争结束后,阇耶跋摩七世回到吴哥地区,整个都城都因战争而陷入苦海,民生凋敝,生灵涂炭。阇耶跋摩七世开始举国推行大乘佛教,通过做有功德的事情,寻求救赎自己的王国。
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修建了遍布全国的道路、寺庙、水库和医院,其中医院的数量达到20多座,这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国王的一项举措,它显示出阇耶跋摩七世作为一名大乘佛教徒的慈悲胸怀,这种个性和思想也深深印在了他所统治的国民心中,正如后人在一块医院碑铭中所看到的:
倾注着对世间美德的深深同情,阇耶跋摩七世发出这样的誓言:“愿我能够借助这种善行,把所有深陷苦海的人拯救出来。愿我以后的历代柬埔寨国王,也将追求这些美德……同自己的妻子、臣僚和朋友一起,到达不再是疾病横行的彼岸。”
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的晚期,他和历代国王一样,修建了祭祀父母的宗庙,以及自己的庙山。此外,阇耶跋摩七世还重建了王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王城(Angkor Thom)大多是阇耶跋摩七世的杰作。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阇耶跋摩七世,占人会攻入吴哥,尚未完成的吴哥窟会被毁灭,大城也不会被重建,那么今天的吴哥将是怎样的一幅颓败之相?然而,吴哥文明毕竟是伟大的、璀璨的,上天不忍心让它在一片颓败中消亡,所以派阇耶跋摩七世来做最后的修缮。
他自己也对这项使命了然于胸,赶走了侵略者,修复了王城,改换了信仰,让混乱的世界重新回到原有的秩序当中,当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后,他满意的走上自己修建的须弥山,带着谜一样的微笑,离开了人间。
塔布隆寺(Ta Prohm,建造于1186年)
2001年,古墓丽影在吴哥地区取景,电影上映之后,取景地塔布隆寺一时间声名大噪。
古墓丽影剧照这座寺庙修建于1186年,位于通王城外以东,阇耶跋摩七世为祭祀母亲而建。寺庙中央供奉着般若女神,这位女神被阇耶跋摩七世看作是母亲的化身。据碑铭记载,塔布隆寺周围,原是一片繁华之地,极盛时期曾覆盖了3140个村庄,有接近8万名供养者,寺内还存有大量的金器和珠宝。
吴哥地图如今,往昔的辉煌不再,整个寺庙湮没在一片丛林之中,寺庙的屋顶和墙壁被树根撑开一条裂缝,即将坍塌的庙宇又被巨大的树根箍紧,大树与寺庙,这二者在长达千年的磨合之后,已经融为一体,如果砍掉树木,寺庙也将不复存在。
在塔布隆寺里游荡,建筑、雕塑、树木、宗教混杂在时光之流中,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氛围,闭上眼睛观想,你能清晰的看到:在某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一只乌鸦衔来一颗种子,随意的丢在寺庙的顶上,恰逢此时,一场漂泊大雨撒透了整个寺庙,那一粒种子也在这场大雨中开始了它的生命。
起初,种子在一个不起眼的缝隙中默默生长,几年过去了,小小的种子长出了稚嫩的幼芽,幼芽窜出寄身的缝隙,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和雨露。
几十年过去了,幼芽长成了树干,繁茂的枝叶压在它寄身的寺庙上,它们就这样在日月轮回中,相互陪伴。几百年过去了,小小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强壮的根系不断向下,穿过那一条小小的缝隙,直达地面,俊美的树冠直上云霄,俯瞰着身下的寺庙。
共生看上去,树干实在是太重了,它所寄身的寺庙已经承担不了它的重量,开始破裂、坍塌,而树干紧紧用自己的身体撑住整个寺庙,它就像一只手,一只上帝之手,紧紧的抓住寺庙,不让它倒下去。
也许上天早就知道,这惊人的文明终有一天要被人类重新发现和膜拜,于是,就让大树来陪着寺庙,相依为命了上千年。
如今,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印度政府负责塔布隆寺的修缮工作,黄色的起重机开进了寺庙深处,它吊起大量的木架和钢架用来支撑住巨大的树干,减轻寺庙的负担,这笨重的工业化机器,试图
修缮中的塔布隆寺用自己的力量挽救眼前的一切,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要挽救一个危重病人的性命。
可是在这个世上,除了人力,毕竟还有不可思议的天命,我庆幸今天能与这段历史和文明擦肩而过,如果有一天,它消失了,我想也不必过于惋惜,因为历史有规律,有代谢,旧的会消失,新的会绽放,苍黄翻覆,如是而已。
圣剑寺(Preak Khan,建造于1191年)
相传,古代吴哥皇帝给后人传下一把圣剑,阇耶跋摩七世就将这把剑放在为父亲修建的宗庙里,故而取名为圣剑寺。如今,在圣剑寺内能看到吴哥地区唯一的二层石砌回廊,这里就是用来放置圣剑的地方。
放置圣剑的地方,吴哥地区唯一的二层回廊圣剑寺建于公元1190年前后,和塔布隆寺一样,这里也是昔日的繁华之地,据碑文记载,圣剑寺兼有村落、寺庙和佛学院的职责,极盛时期曾有近10万名侍者和仆人在此服务,包括舞者和教师,寺庙中还收藏着数量庞大的金银珠宝和一头有镀金的神牛造像。
虽然同为祭祀宗庙,但圣剑寺与塔布隆寺的气氛完全不同。在塔布隆寺中,巨大的树木形成了天然的顶棚,树的阴凉和水汽笼罩着你,你能感觉到那种窒息的拥抱和缠绕,真的如同女子般妩媚多情,与之相比,圣剑寺则带有一股英武之气。
从西门进入,经过一道树荫遮蔽的小路之后,会见到一个空旷的寺前广场,广场两侧有著名的“搅动乳海”的雕塑,然后紧跟着两个威武站立的高棉战士,虽然他们已经被拔去了头颅,但身姿依然挺拔,坚定不移的站在寺前,守卫着城中的主人。
圣剑寺前的战士圣剑寺的平面布置为长方形,以中央佛塔为中心呈十字形向四个方向延伸,通向四个入口。东西轴线为主轴,要经过十九道门才能进入中央的圣殿,十九道门从外向内越来越小,人们在进入寺庙的时候,越靠近中心,越要弯腰低头,表达对祖先的谦卑与敬畏。
圣剑寺坍塌严重,除了中央寺庙之外,两边的寺庙里堆满了乱石,游客们只能沿着中轴线,通过一道道低矮的小门通行,视野也随之变得局促和狭窄。
但正因为如此,眼前出现了一道非常独特的景观,一道道小小的庙门一字排开,一重套着一重,通向无尽的远方,像是镜子照出的倒影。这种景观在印度建筑中被称作Mirror Temple,暗喻人生是一场轮回,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Mirror Temple
走在这条轮回线上,眼前的景象似乎是一幅幻境,头顶的天空时明时暗,偶尔透过开口的屋顶,看见一棵笔直挺拔的大树耸入云霄。
两边的石屋已经完全塌了,巨大的石块随意的堆叠在一起,用特殊的方式吸引着你的注意,像是有很多故事要讲给你听,你忍不住越过石窗,跳入乱石堆中细细聆听,却什么都听不到了,只有丝丝的微风从空气中穿过。
巴戎寺:高棉的微笑(Bayon,建造于1210年左右)
1191年,阇耶跋摩七世最后一次打败占人的进攻,然后,开始在王城中度过最后的时光。此时,他在心中勾画着一座须弥山,这座山当位于王城的正中心,无论从哪个门进入,只要心无杂念,一路向前,就能遇到这座山,这座山就是我们今天的看到的巴戎寺。
巴戎寺作为王朝最后一座重要的建筑,以鲜明的四面佛形象重新塑造了吴哥建筑的风格。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呈现出金字塔形态,共有三层基台,最高处的圆形宝塔象征着须弥山,即世界的中心。中央宝塔和围廊上的塔群共有49座,每座塔的塔尖上都雕刻着四面佛像,这些佛像上的笑脸被称为“高棉的微笑”。
高棉的微笑除了建筑风格上的变化之外,巴戎寺的壁画也别具一格。吴哥地区的雕刻,大多以神话和战争为主题,而在巴戎寺的墙壁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百姓生活。
在外层回廊的一个角落里,有农人在勤劳的耕作,有市民和小贩们讨价还价,有闲人们聚在一起斗鸡斗猪,有产妇腹痛难忍正要生产,看来,无论战争如何残酷,庶民们都要努力开心的生活。
巴戎寺壁雕在如今的旅游线路中,巴戎寺通常被安排在吴哥窟之后,时间大约在上午十点半左右,此时,蜂拥而至的游客让巴戎寺变得拥挤不堪,嘈杂的人群干扰了巴戎寺的气场,燥热的阳光让你无法在这里长时间驻足。
我建议大家下午三点以后再来,此时,游客散去了大半,光线也到了一天中最温柔的时刻,这更符合巴戎寺安静恬谈的气质,更配得上那几百张浅笑低垂的佛脸。
慢慢的拾级而上,仔细的观察每一寸壁画,对吴哥王朝做一次大总结,在这些壁画中,你可以看到创世之初的神话,可以看到活色生香的生活,可以看到惨烈的战争,壁画引导着你,当一切都结束之后,你站在二层的台基上,眼前出现了几百张阇耶跋摩七世的脸。
十方三世诸佛他的脸上,丝毫没有痛苦和哀鸣,他看过了一切,参悟了一切,他将人间的拉扯和纷争化作了浅浅的微笑,他已经找到了解脱的道路。
作为凡夫的我,坐在一个台阶上,对着佛像,静静的膜拜和观想,我有很多困惑,我问了很多问题,这些佛像从四面八方看着我,笑着我,什么也没说。
毫无疑问,阇耶跋摩七世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他知道这伟大的文明气数将尽,在终结之前,他击退强敌,安顿百姓,建造了祭祀父母的宗庙,最后,留下一座须弥山给自己。
所有的使命完成后,他静静的走向佛塔中央,入定坐化,生出几百张微笑的面孔,俯瞰人间,这神秘的微笑成为整个吴哥王朝的收官之作,当最后一缕阳光从佛脸上掠过,树荫遮蔽下来,文明被掩盖在森林之下,走进了一片幽暗寂静中,开始了长达五百年的等待。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