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学习叶公好龙,印象里叶公是一个虚构的神话人物,根本不存在。今天听了《孔子如来》中的一个小故事,才知道叶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他还和孔子有过交集。
话说孔子有一次去楚国,在楚国的北方的边境有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叫负函。镇守在此城的一个官员,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叶公,也就是叶公好龙的叶公。
插一句:“叶”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e(四声),一个是she(二声)。但是在新华字典里,叶公好龙后是这样注解的:旧读she,所以she是原来的读音,现在应该读ye。
叶公他对孔子一直是非常非常的尊敬,也知道孔子是一个北方来的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思想家。所以孔子来了以后,他把孔子也招待得非常好,但是他在孔子面前有一种自卑,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南方的整体的文明和北方之间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北方有孔子这样的一些人物,北方的整个政治、经济、文明的发展也比南方要好一点,所以他有一定的自卑。但是越是自卑的人,他有时候越要体现自己也并不落后。
所以有一天他就在孔子的面前,他要表达一下他自己对文明的一种见解。他就跟孔子说,你看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负函,我把这个地方治理得非常好,老百姓都很文明,老百姓都很懂得礼仪,老百姓也很遵守国家的法律。举个例子,有一个父亲偷了邻居的一只羊,儿子非常公正地站出来检举和揭发了自己的父亲。“其父攘羊,而其子证之。”叶公讲这样的话,实际上是想讨孔子的表扬,他认为你看我们的人这么公正,连父亲偷了羊儿子都站出来检举和揭发,可见我们这地方是多么讲公平,多么讲正义。
但是没有想到孔子听完了以后,孔子微微一笑,很含蓄地说了一句话,说我们北方,我们那个地方老百姓也很正直,只不过他表达的方式和你的正相反。怎么样的表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个话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对话。叶公讲了,我们这个地方老子偷了东西儿子会告发。孔子说我们那个地方儿子和父亲是互相隐瞒,这句话对话就结束了。
现在有很多人就认为孔子这一句话违背了法律的公正,甚至导致了社会的腐败。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孔子这个观点更正确更有道理。
您认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