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 上映之际,重温贾导处女座《小武》,对贾樟柯作品中的“情怀”也能窥探一二。这部电影拍摄于90年代末,且不说剧情,卡拉ok厅、录像厅、老旧的平房、年代感的造型、吊着长长尾巴的bb机…整部影片一场一景都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作为 90后,画面场景像是弥补了那段因为年幼而不记事的记忆空白。贾导的电影风格不不做作,不刻意,似乎演员的台词都不是提前的安排的自然的吐露。这部电影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当时“反面人物”的独特视角,更在于为当今社会原汁原味的保存了90年代的中国。


剧情上的平稳,缓和是贾导刻画小人物的一贯风格,但这种情感的体会却在观众心中缓缓发酵。小武作为一个“手艺人”在发小小勇改邪归正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这门偷盗的“手艺”,发家之后的小勇誓要与代表自己不堪的过去的小武一刀两断,而小武依然兑现了他们之间的承诺--6斤礼钱。
影片中的电视新闻贯穿始终,不但交代了变革的时代背景,也慢慢的抛弃着小武,使他隔离于这个向好的时代潮流,而小武终究自食其果,成了新闻中的题材。


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爱情,游离于社会边缘小武,当寻找到了同为边缘人物的卡拉ok小姐,在那里,他戴着伪装成大老板的面具,用“信手拈来”的钞票来换取一时的尊严与潇洒。可小武终究是一个靠“手艺”而不是靠“情商”吃饭的孩子。面对走南闯北的京城歌厅小姐,他表现的像个孩子。他动了情,但这种情感是建立在小武不断砸钱的基础上的,他一定料想不到,一但钞票断了,他所认为的感情也就断了。在他看来,他的金钱与关怀已经紧紧抓住了歌女的心,带着憧憬,他捏着买来的戒指去找她,看到的却是她的不辞而别。歌女终究是个有更大野心的女孩子,面对前途和更多的金钱,她瞬间消失,留下的只是bb机里一句毫不走心的“万事如意”。但对于小武,传呼机最后的消息似乎成了小武活着的全部意义,他突然明白,一切都是不过是他单方面动情。随着bb机的想起,他短暂的安逸,虚假又真实的梦突然破碎。被抓后的小武,被围观群众仔细的打量着,电视机里依然在嘲笑着他这可笑一生。
小人物,大世界。感谢贾导为我们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了那个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