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学习一刻,讨论“自我力”,
我原来认识只是由内而外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了这次的集体听课,听完之后,
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重新整理之后,粗粗整理了相关联系点。
动机
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力。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功能: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
(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依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分:
内在动机:由有机体自身的内部动因(如激素、中枢神经的唤起状态、理想、愿望等)致;
外在动机:由有机体的外部诱因(如异性、食物、金钱、奖惩等)所致。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被外在动机诱惑,抉择思考的依据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外在动机。
自我力
使我们和别人正真的不同,最最根本是来自内在动机,也就是自我力。
看心理学讲的那些故事,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进行自我斗争。
能够先解决"我"的问题,很多问题我们就可以迎刃而解。
可以更好的成为“我自己”。

进化

就个人的幸福感来看,内在动因的原生驱动力可以让我们更满足。
最近听到樊登说的对他影响很大的一句话:“真正在幸福的工作,就是没有一天在工作。”
这意味着,我们自主自发的工作,做着我们喜欢的工作,体味着自我喜爱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每一天,才会是我们想要的一生。
知道自己的价值,也可以给社会增值,成为人类美好的助推器。
大地的馈赠,我们的返璞,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进化。
执行--孤独--独立
修炼自我力,独处是行为,孤独是感觉,这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落实到行动,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去输入、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在没有依靠的借口后,我们只能依赖自我,借此可以培养强大的独立能力。
就具体日常的思考和处理方法参考了《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代表方法:



具体的六堂课:
1建立“自我意见”,为什么我们不擅长应对“突发状况"
先思考再行动、用批判性思路、增加观点、思考“相反的意见”、思考根据
2深入理解思考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实”
3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4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应该采取的行动
5“交换意见”
6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综上所述,
如果我们可以运用内在动因思考和做事,那么做事时应该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如果我们可以运用自我力训练,那么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自己相处;
如果我们可以运用以上两点,那么获得是进化,得到的是正真的独立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