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重见六韬:上溯西汉传本

重见六韬:上溯西汉传本

作者: 花露柳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18:02 被阅读0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掘山东银雀山、河北八角廊的西汉墓,均出现《六韬》竹简。当然,未见书名。但是,多见“文王问”、“武王问”、“太公曰”,或“太公望曰”,即可判定不是《太公》,就是《六韬》。再考量出土竹简的数量,也就排除了《太公》。

银雀山墓早于八角廊墓,不下60年。银雀山《六韬》简,有228枚,先期整理出的文字,编入《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之后,整理出的零星文字,放在《银雀山汉墓竹简(肆)》。八角廊《六韬》简,有144枚,整理出的文字,见于《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释文及校注》(《文物》2001年第5期)。

分析简文,两墓《六韬》简,不是抄于同一种先秦传本。理由何在?

银雀山《六韬》简,发现了4个章节标题,即:尚正、守土、三疑、葆启。均在本章节末,用隔点与正文分开。

八角廊《六韬》简,发现了13个章节标题,其中完整的,有:方治国之道第六,方以礼义为国第十,方武王胜殷第十六,右方国有八禁第卅。显然,前三个,头残缺一个“右”字。正因“右方”,推定章节标题独占一简。

不同类型章节标题,又处不同位置,岂能是同一种先秦传本?

银雀山《六韬》简,对姜太公的称谓,很考究。文王遇太公钓鱼,用的是“吕尙”。除此之外,全用的是“太公望”。从文王视角,对生人与熟人,以不同称谓点染出来,乃妙笔也。

八角廊《六韬》简,一概用“太公”。由此可见,随时间推移,渐渐地脱去先秦传本的语境。

另外,抄写习惯,也稍有变化。银雀山《六韬》简,不少常用字,省去了偏旁。如,谓写成胃,熄写成息,畋写成田。八角廊《六韬》简,省去偏旁的字,相对少了。正由于此,后人将个别缺偏旁的字,当作正常字看待了。如,“文师”中的田字。偶尔,畋字也会冒出来。《太平御览》卷832,有“文王畋于渭阳,见吕尚坐茅以渔。”

畋误为田,对原意没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仪误为义,就是“异延”了。敦煌写卷《六韬》,有“礼义”一章,节录如下:

“文王问太公,曰:‘以礼义为国,而不能大利其民,何也?’太公曰:‘礼者,明长幼,别贵贱……故皆未足以大利人也。’文王曰:‘为国而不用礼义,可乎?’太公曰:‘不可失。礼义者,治国之粉泽也。虽然,非所以定天下而强国富人也……世俗皆以此为名高,其恭谦谦、辞爵禄、让官位,以礼义之为国已。’文王曰:‘谨闻命矣。’”

来看八角廊《六韬》简,与之对应的残简文字,如下:

简2374:咸以礼仪为国,而不能

简0997:者,何也?太公曰:礼者

简2494:为国不用礼仪,可

简0847:之分择也,非所以

简2202:礼仪之为国也。

义与仪,完全不同的意涵。一个字,扭曲了全文。从中,也就看出银雀山《六韬》简、八角廊《六韬》简,其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重见六韬:上溯西汉传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掘山东银雀山、河北八角廊的西汉墓,均出现《六韬》竹简。当然,未见书名。但是,多见“文王问”、“...

  • 重见六韬:上溯唐朝传本

    北宋千卷《太平御览》,从形式到内容,沿用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等人奉诏编纂的百卷《艺文类聚》。于是乎,后人将此种体...

  • 重见六韬:校正本

    先秦本子传到西汉,形成两种传本。直到北宋,两种传本合而为一。 银雀山《六韬》简,敦煌写卷《六韬》,所见其章节标题,...

  • 重见六韬:到北宋的传本

    今所见《六韬》,六篇60个章节,去标点符号,17030个字。此版本,取自宋神宗元丰年间、朝廷颁行的、有如教课书的《...

  • 重见六韬:目录

    序 文师第一 文弢 尚政第二,盈虚第三,国务第四,治国第五,上贤第六,举贤第七,利人第八,趋舍第九,礼仪第十,大失...

  • 重见六韬:初始本

    怎么复制先秦传本?基于已有史料,分作三步,也就是递次形成:初始本、修订本、校正本。 这里,讲第一步。将《太平御览》...

  • 重见六韬:盈虚第三

    文王问太公望,曰:“于乎(751)!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乱一治,其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

  • 重见六韬:触及先秦本子

    银雀山《六韬》简,存有“葆启”的章名,及其残句,如下: 简738:三年而天下垂归之□□ 简739:曰:吾闻宿善者不...

  • 重见六韬:国务第四

    文王问太公望,曰:“为国之务果,何也?” 太公望曰(1138):“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望曰:...

  • 重见六韬:敦煌手抄残卷

    1900年,莫高窟惊现藏经洞。所藏书卷,最早为西凉建初二年(东晋时期)抄写的《十诵比丘戒本》,最晚是北宋咸平五年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见六韬:上溯西汉传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sd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