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重见六韬:上溯唐朝传本

重见六韬:上溯唐朝传本

作者: 花露柳风 | 来源:发表于2022-10-20 18:04 被阅读0次

北宋千卷《太平御览》,从形式到内容,沿用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等人奉诏编纂的百卷《艺文类聚》。于是乎,后人将此种体例,谓之“类书”。

在《艺文类聚》中,“六韬曰”,有12处。其中,11处文字,能对应上“初始本”。这说明从唐到宋延续着传本。

唐太宗贞观年间,魏徵等人奉勅编纂了又一种摘选古籍的书,即《群书治要》。在体例上,《武经七书》与其大同小异。故而,对二书中的《六韬》,均可视为节选本。

《群书治要》中的《六韬》,有篇目,即:序、文韬、武韬、龙韬、虎韬、犬韬。各篇共计28个段落。对照“初始本”,一是多“序”而少“豹韬”;二是新出现5个段落;三是个别章节错位;四是有一处内容窜了篇及章节。由此,可进一步厘清先秦传本。

另外,唐德宗贞元年间的《意林》,体例同于《群书治要》,也有《六韬》节选,但没有篇目。文字少,转述多,却有其作用,表现在:

其一、先对《意林》中的《六韬》文字,按顺序编号,其中间部分,有:

4.天下非一人天下,天下之天下。取天下者,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

5.太公云,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

6.圣人恭天、静地、和人、敬鬼。

7.文王在岐,召太公,曰:“吾地小,奈何?”太公曰:“天下有粟,贤人食之。天下有民,贤人牧之。”

再查对《群书治要》,4对应上第14段,7对应上第15段,归“武韬”。进而,推定《群书治要》在14、15段之间,至少还有两个段落,且含有5、6。相应地,可知5、6亦归“武韬”。

而且,初始本的附录,暂放一段,即:“昔柏皇氏、栗陆氏、骊连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此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未赏民,民劝。此皆古之善为政者也。至于伏羲氏、神农氏,教化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古之不变者,有苗有之,尧化而取之。尧德衰,舜化而受之。舜德衰,禹化而取之。”

据5,此段即可移出附录,视为章节,插入相应位置。至于6,视为章节,随之直接插入其后。

其二、《意林》中的《六韬》文字,编号13为:“贫穷忿怒、欲决其志者,名曰必死之士。辩言巧辞、善毁善誉者,名曰间谍飞言之士。”

初始本,“练士”章节有“必死之士”,附录有“辩言巧辞、善毁誉者,曰飞言之士。”

因此,在附录中,删除相应字句,以13代之,而融入“练士”章节。

相关文章

  • 重见六韬:上溯唐朝传本

    北宋千卷《太平御览》,从形式到内容,沿用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等人奉诏编纂的百卷《艺文类聚》。于是乎,后人将此种体...

  • 重见六韬:上溯西汉传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发掘山东银雀山、河北八角廊的西汉墓,均出现《六韬》竹简。当然,未见书名。但是,多见“文王问”、“...

  • 重见六韬:到北宋的传本

    今所见《六韬》,六篇60个章节,去标点符号,17030个字。此版本,取自宋神宗元丰年间、朝廷颁行的、有如教课书的《...

  • 重见六韬:校正本

    先秦本子传到西汉,形成两种传本。直到北宋,两种传本合而为一。 银雀山《六韬》简,敦煌写卷《六韬》,所见其章节标题,...

  • 重见六韬:目录

    序 文师第一 文弢 尚政第二,盈虚第三,国务第四,治国第五,上贤第六,举贤第七,利人第八,趋舍第九,礼仪第十,大失...

  • 重见六韬:初始本

    怎么复制先秦传本?基于已有史料,分作三步,也就是递次形成:初始本、修订本、校正本。 这里,讲第一步。将《太平御览》...

  • 重见六韬:盈虚第三

    文王问太公望,曰:“于乎(751)!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乱一治,其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

  • 重见六韬:触及先秦本子

    银雀山《六韬》简,存有“葆启”的章名,及其残句,如下: 简738:三年而天下垂归之□□ 简739:曰:吾闻宿善者不...

  • 重见六韬:国务第四

    文王问太公望,曰:“为国之务果,何也?” 太公望曰(1138):“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望曰:...

  • 重见六韬:敦煌手抄残卷

    1900年,莫高窟惊现藏经洞。所藏书卷,最早为西凉建初二年(东晋时期)抄写的《十诵比丘戒本》,最晚是北宋咸平五年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见六韬:上溯唐朝传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jd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