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包子脸猫
晨会上,我会经常和同事分享我已经读过的书,并且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有时候,我还会把自己烘焙的饼干带过去给大家品尝,中午一般也是自己带着做好的饭菜,这是我的日常,我没觉得我有什么特别,也没觉得自己的时间比别人的多,但是在同事的眼里,我却成了那种时间特别多的稀有动物,一天内总能做出比一般人更多的事情,究竟怎么做到的,一个同事好奇的问我。那我就分享给大家,我究竟有什么秘诀?
为什么我有时间读书?因为读书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我的习惯。
读书是我每日必须做的事情,虽然我有太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大都是三分钟热度或者只是想想罢了,读书是我众多兴趣当中的一个,我认为是最好实现,最不浪费时间的兴趣,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每天读书的习惯大概是从三年前养成的,以前的我读书喜欢咬文嚼字,一句话不懂,我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读,直到完全理解,这样的好处就是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涵意,能够脱口而出。坏处也是很明显的,我花费了太长的时间在一本书上,造成不能看透全局,理解作者的意图,他所说的这句话,可能在全文当中并不那么重要。后来,我不断的鼓励自己遇到难理解的段、句,先不要停下来,继续读着看看,不久,我发现这个难理解的问题多半会在后文当中再次出现,作者反复提及,不断加重笔墨,那一定是作者力图解释的全书重点,而如果这个难理解的问题并没有出现,就可以证明这个问题并不是全书重点,完全可以忽视,如果心有不甘,可以通读后试着自己解答,或者百度。自从我改变了阅读习惯后,我就一直坚持这样的方式去阅读,每天大概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是不到2个小时,一般1周读完一本书,这样的频率正适合我,不快也不慢,当然,也并不完全是这样,有时候遇到一本我知识领域外的书,比如《黑天鹅》就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的一本集哲学、金融为一体的书,我读了将近1个月才拿下,读完后仍就有不理解的段句,但是对于我来说,理解这本书是其次,锻炼自己的理解力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每天固定的时间阅读,雷打不动
我阅读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早晨和一些碎片时间。我不是典型的早晨型人,但是这却是我个人想要去转变的一个方向。我早晨起床后,一般会先打开得到app,随便听些音频内容,有干货性的内容,有生活常识性的内容,总之五花八门,我并不排斥,因为洗脸刷牙本来只有耳朵闲着,听些什么无所谓,关键是不浪费时间和器官。在路上,我会打开手机,开始进入阅读状态,从家到公司开车也就20分钟的路程,到了公司,还有30分钟的时间才工作,这就是我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中午一般只休息一个小时,用来吃饭,写作。下午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会抽出碎片时间阅读。晚上下班,路上的20分钟再进入阅读状态,这样大概2个小时。
定下月写作目标,并且月底前全部完成
和阅读一样,我也热爱写作,可能是我本身是做品牌策划的原因,所以我写东西一般速度会特别快,但是我也并不会日更,因为对于在工作的我来讲并不现实。但是我为了保持自己这种写作的状态,并且培养自己思考和把阅读的内容深处吸收的能力,我才给自己定下了月目标。(当然定目标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我与你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享乐主义)我在简书写作时间并不久,但是我的一惯作法是先写下自己月计划完成的文章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是在我灵感突发时,赶紧记下标题和简单的想法,等到一有时间,赶紧创作。创作什么内容并不重要,和读书一样,是要保持一种写作的习惯和心态,等到有了量的积累后,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我之前开过公众微信号,也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打理,来到简书以后,新的平台,新的一年,我的目标就是完成月计划量,我不可能每天都出新,但是我能做到我月定下的量,不打折扣的完成,这就是我2017年的突破。
周末烘焙小点心,早晨做顿完美的早餐
我是个特别爱美食的人,什么新奇的,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我统统都想尝试。我接触烘焙时间并不长,大概是去年夏天的时候,才入手的烤箱,买的时候也对比了好多品牌,生怕自己买了以后,它就成了摆设。好在,它并没有被搁置,不管是做早点好帮手还是烘焙好工具,我利用的还是蛮到位的。先说说我最爱烘焙的点心,饼干,这个东东特别的好做,自从我发现饼干特别好做,而且不费时间以后,我就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做,然后再分享给朋友,当他们都觉得好好吃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会刺激你再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有动力去烘焙的原因,当然面包我也做过,但是相对时间会花费比较多,所以,会很久才做一次,杯子蛋糕的频率次于饼干。早餐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没有健身达人那样花样十足,但是也足够丰富,淀粉维生素蛋白质一样不少,而且有了烤箱的配合,效率超高,洗个脸听个《得到》的功夫,烤饼就好了,然后鸡蛋一夹,冲一杯奶粉,再来点水果和蔬菜,搞定!
健身,一段时间内专攻一项,选自己最喜欢的做
春天大概过了清明的时候,我会特别迷恋晨跑,大概5点多就能起来,一周跑两三天的样子,很享受那种跑完以后大汗淋漓的感觉,一般就是3公里的样子,太长了,身体上会受不了,但是你们可以渐渐的多跑几公里,也可以从快走开始,我是那种天生爱运动,喜欢跑步的人,所以我大概一开始就是3公里,最多5公里的样子,不能跑的太长,因为冬天一直没动,一下子跑的那么远,会有损伤,还要记得,跑步之前和结束都要简单的拉伸,不用太矫情,简单的拉伸就好,但是一定要拉伸,不拉会受伤,会变粗。
冬天以后,雾霾严重,所以改成室内的,平时就会跳跳PUMP或者深蹲,或者腹肌撕裂,最近呢也在炼习瑜珈,这些当然也不是每天,因为很难保证我每天都能有时间做,大概一周三次的样子吧,没有专业的学习过,虽然很菜,但是想要拉拉筋就会去做了,而且做完睡觉会很舒服!
坚持是个相对的概念,就像爱情一样,要长久,但不必天天
我们看到过各种大咖,总觉得他们怎么怎么厉害,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做这做那?而每当我们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时间做,或者不可能坚持做。其实坚持是个相对的概念,说坚持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21天后,你就不用坚持了吗?那很多人就会想到,坚持21天感觉还好,但是每天坚持,我觉得好难,或者想到以后每天都这样,我就觉得我不可能做到,所以我干脆就不会去做。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坚持不是要每天都要做,而是换着花样,健身、美食、阅读,写作等等你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发自内心的真的热爱,为什么非要给自己定个日或者周计划,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会时时想着念着,忙完工作或者上完课自然就会想要做,为什么非要规定自己每天看2小个时,或者健身1小时,那样的你,是你想要的你吗?
做自己最想做的,一有时间就做,就是坚持
培养自己真正的兴趣。相信每个人都有兴趣和爱好,想不起来就想想儿时的你最想要做什么,画画?游泳?爬山?走路?演讲?帮助别人……从这些开始,不用定什么目标,有时间就去做你最想做的,一有时间就去做,相信我,慢慢的就会成为习惯。而在别人眼里,你就会逐渐成为那个有自己的独特爱好、能够坚持并且很会规划时间的“大咖”。
你把课余时间/工作之余的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在那里开花。
不要在兴趣和爱好上给自己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兴趣是让自己解压的,就像读一本小说,你会规定自己一天看多少页吗?
喜欢读书的你,也应该看看这些文章:
网友评论
1.想问下读懂书里的每一句话会对自己那方面起作用?怎么读书才能很好的获得书籍的养分?
读懂书里的每句话,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死抠一本书中的观点,那你肯定只能了解一本书,一个作者的思想。而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有自己的思想,判断哪些有用,哪些要读懂,哪些可以带过,然后,阅读同类书的时候留意那些你曾经了解或者特别不解的观点,不断思考,去除糟粕。
2.为什么读书?
这个问题有点大,读书的作用很有哲学的味道,所为无为而治。读书不一定会立竿见影,除了工具书,但是工具书又很功利,很战术,那么想要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想要知道为什么工具书当中有那样的战术,就要读战略类的书,启发你心灵的书,这类书就几乎是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为什么读书?如果你能想到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内心并不相信读书能够对人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或者至少自己是有自己的观点的,并没有随波逐流,别人读书,你也读书。
3.读书会对我的哪方面有益,或者说我怎么样把读到的东西转化到我自己身上,才能对自身有益?
这个问题很好。最好的转化方法一定是运用和执行。你一定看过时间管理类的书,教你怎么做计划的文章,为什么这些总是那么受欢迎?因为很好执行,它是很实用的工具书,但是他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时间管理,为什么这样去计划,如果你读过介绍人的习惯的书,解释人的惰性和生理的书,你就会明白,这一套计划和时间管理也是别人根据生理结构发明的,以后别人问呢说,你就不会随波逐流,因为你知道原理,你可以设计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现在你还是学生,你更应该多读那些阐述为什么的书,因为工作了以后,你会发现时间根本不允许你去读一些阐述原理,追寻本质的书,工具书在职场最受欢迎。
而你在大学期间阅读那些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能够构架很多工具的书,会在你工作以后慢慢的呈现出作用,不会做的,快速翻阅工具书,那时候只是借鉴了,根本不用模仿,因为你有你的知识体系,你知道本质。
4.哪些书能对自己的价值观起作用,培养批判性思维?评判标准是什么?
无人区你看过吧?你觉得电影在讲什么?很多人都说无人区的每个人都心怀鬼胎,没有一个好东西。也有人说,那个妓女可怜。这些你同意吗?为社么?评判标准是什么?再举个例子,马蓉出轨,大家都在骂马蓉的时候,你在说什么?你的评判理由是什么?自己回想一下。然后有兴趣翻一下这几本书:
《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是批判性思维树立的开始
《公正》公正从何而来?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
《乌合之众》让你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人前一套,私下一套
《自私的基因》知道了这个,你就会很好的理解别人为什么那样评判一件事情和人了
这只是一部分,但足够构建你的价值观,只要你肯思考。
5.加入拆书群是否有必要呢?
这个问题我想我没有资格回答你。因为你也未必会听我的。拆书不在乎吸取别人提取的精华,也许你会想要你自己的style。但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犹如乌合之众,会产生一些个人无法产生的类似化学反应的事情,也许好的不得了,改变了你的恶习也说不定。总之,等你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你自己就会判断。如果你只是想要培养阅读习惯,不害怕完不成,这个也是不错的方法。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采纳与否个人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