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最美古诗专题古诗词解读系列古诗新读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9-15 08:32 被阅读0次

登楼寄王卿

唐代: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开头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读者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惟有这释写,才静隋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五代南唐李煜《捣练子》“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用“一郡”形容“荆榛”,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诗人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潆漾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相关文章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登楼寄王卿 唐代: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开头两句“踏...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登楼寄王卿 唐代: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赏析 开头两句“踏...

  •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 秦树嵩云,间阔久矣,登...

  • 随感

    夜梦乡山临沧海, 踏浪攀云触青天。 身于不夜红尘里, 管他平仄与嚣喧。

  • 南歌子·高卧云阁里

    南歌子·高卧云阁里 文/寺咀山主人 高卧云阁里,遥思寺咀东。鸾筝玉笛翠篁中。四处和鸣迭起、韵无穷。 曲罢伊...

  • 鹰台怀古其九十四

    吾夲布衣翁,歌诗入楚风。 商情策马急,知意驭飞蓬。 才力犹当起,慕思世上雄。 登攀踏大道,声价自无穷。

  • 采桑子·冬离

    离人渐远独归室,几分绵愁。 雪压枝头,残卷空阁人不休。 踏云攀燕曾阴去,踱步琼楼。 透骨寒幽,终是人间有轻柔。

  • 访雪

    闲余穿林觉身轻,尚见薄雾依山行。 阶前独有琼妃舞,攀台层层玉雕成。 登阁不忍留污泥,飞鸟踏枝落寒英。 此处红尘飘不...

  • 汉阳晴川阁

    龟山边上阁,鹦鹉树头啾。 来客听琴忆,知音见水流。 江花生雨夜,山月醉云秋。 何恨烟波起,驭舟踏浪头。

  • 「七绝」故乡的云

    放眼似曾相识中,难回岁月恨无穷。天颜四季原殊异,独有春云更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yx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