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者读书散文
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作者: 西山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6:55 被阅读88次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电视节目,闻之已久,但是从未看过。后来女儿的老师在班级群里发起过“飞花令”的游戏,觉得很有趣,有点儿类同于小时候在家里和哥哥姐姐玩的游戏。记得有一次和哥哥比拼,我们玩的是接龙,即对方说的诗词的尾字是自己的首字。轮到我的时候,开头是“日”。这个字有点儿诡异,你会觉得有很多诗句有这个字,但是好像一时间想起来的都不是这个字开头。正想不出的时候,刚好父亲经过,问我们在干什么,我直接求救,问什么诗是“日”开头的。当时正是黄昏,夕阳西下的时候。父亲让我看太阳,我还是想不出。最后父亲笑着大声说:“日暮……..”没错儿,是那个最常见的“日暮苍山远”。当然,哥哥就崩溃了,说不带这样玩的。

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从波士顿回北京的飞机上,发现有诗词大会可以看,马上打开,算作扫盲。看了几集之后,基本弄懂了这个赛制。这个大赛,似乎应该和”最强大脑“相媲美,叫作“最强记忆力”什么的。曾经回忆过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下来,之所以学艺不高,是因为自己记忆力太好。记忆力像一根拐杖,想在各种考试中穿梭,这个拐杖很有用,就像登山时的登山杖。可是如果你想飞跑,这就是一个累赘,强大的逻辑能力才应该是你的跑步鞋。那时这个拐杖太有用了,所以从来没想过要一双可以“身登青云梯”的跑鞋。也许这是我在学校读书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小学六年级时曾经参加过一个全地区的数学竞赛,我确实不折不扣地得了第一名。说真的,那次题目真的很简单。不因为别的,我的记忆力而不是逻辑能力让我轻易看出这些平时看过的题目是这样容易。那时记忆力确实好到“只要见过,一定记得”的程度。所以,不是智商,不是逻辑能力,而是记忆力让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毫无挫折感。

      我发现自己的逻辑能力差时,已经是读到大三左右了。那时写论文,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观点,更不要说分析过程。那也是我在大学的工作生涯的开始——给一家咨询公司做市场调研和写调研报告。我把我的记忆力贡献给学习和考试生涯,把自己的文字能力换成报酬,然后,让一切可以发展逻辑能力的机缘灰飞烟灭。   

      这也是我后来一直不太赞成国内很多作文指导的原因。没有逻辑的力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所以我特别怕看很多华丽或者生涩词藻堆砌起来的文字。后来女儿师从一位英语文学专业的老师学英文写作。我慢慢看下去,觉得非常好。不为写作,就为那个逻辑训练,也是足够好了。

      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应该叫“中国诗词大赛”,看得多了,会发现古诗词的美感和欣赏、享受都不是这个节目的主题,这个节目的主题是“比赛”。其实很多东西是没法拿来赛的,音乐,文学,绘画,所有这些,都不是拿来比较的,是拿来享受的。当然,这只是一档电视节目,必须 有娱乐性,有兴奋点,有吸引眼球的地方。而且,这个节目确实也能让很多人更多地了解诗词和中国文化,也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节目。有时想起《红楼梦》的那个诗社,经历那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那些风雅不能再有;想起《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个风雅也不再有。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会出产什么,物质极大丰富,可环顾四周,却难免觉得荒凉。

      有人曾经有过一个观点,似乎遭到很多拍砖,我却以为对。就是一个时代里流行的东西,比如书,其实是当下那个时代的民众精神面貌的反映。所以很多现象,就是这个时代的映像。看诗词大会,有两个选手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八岁的小男孩,一个是十六岁的高中小姑娘。小男孩惜败之后难过地流泪,但是矢口否认自己哭了,说是自己眨眼导致的,还说他输了,他妈妈一定会哭,如果自己哭了,妈妈会更难过。我不明白他妈妈为什么要为这个哭,也不明白他的教育中为何压抑自己就是好孩子的表征。我觉得他已经很棒,我是无法站到挑战的位置上的,他的古诗词功底应该好过很多成年人。我觉得他如果想哭,就痛快哭出来最好,人生得意须尽欢,失意更要尽兴。那个小男孩,真的让我觉得很揪心。那个小姑娘真的是记忆天才,而且特别沉稳,有大将之风,最可贵的,是说话完全不媚俗,不取悦,是完全地表达自我型。她现在高二,我不知道她以后的道路如何,希望她能一直这样真实地走下去。小孩子会说很多冠冕堂皇的话,而不是简单的真话,怎么看着都是一件特别别扭的事情。在国外常常听到朋友评论,说国内的小孩子看着知道得多,成熟。我自己的感觉是差不多,其实小孩子都是小孩子,但是文化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一个看似简单的、没有太多技能的小孩子其实积累的东西并不一定比那个看似什么都知道的小孩子少,只是,他(她)还没有将那些东西量化。那些可能是浓厚的兴趣,可能是强大的逻辑,但是,不是分数,不是这些大赛中的桂冠。这些小孩子拥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面对真实的勇气,可能会让他(她)走得很远。教育不是到小学、中学或者大学结束的,教育是终身的事。所以最后,就长出不一样的人来。这不是国内国外的问题,其实,是教育的基点的问题。

      看似说远了,也许也没有。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确实明白,记忆是有快感的。那些你可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你用记忆力一下子就穿越了。记忆力确实也敲开很多扇门,我们高中时在一个类似的电视录播的知识竞赛中一举击败牛娃组成省实验学校,当时的自信心立马爆棚。可是,经过这许多年,经历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以及人生中的短板,才明白当年的所向披靡是怎样禁锢了自己。

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诗词大会上可以看到曲水流觞的风雅,可以看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自信和优雅。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把输赢这回事轻轻抛去,见山为山,见水为水。

        文中图片摄自北京颐和园

相关文章

  • 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中国诗词大会这档电视节目,闻之已久,但是从未看过。后来女儿的老师在班级群里发起过“飞花令”的游戏,觉得很有趣...

  • 由“词”入“境”                    

    每当捧起书卷,徜徉于中国古代的诗词中,便常常会与之融为一体,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被历...

  • 中国诗词大会与高分速读

    这个春节刚过,诗词实然走红,着实有点意外。 一档综艺节目,让无数人为之心动,一下子唤醒了整个民族对古老文化的记忆。...

  • 2018-02-25

    阅读快感很多,阅读记忆很少.....

  • 和诗以歌,咏唱经典

    近年来央视一套推出了许多文化节目,诗词类的《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都是我特别喜欢的。《中国诗词大...

  • 愿你爱上古诗词··

    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赞叹的是选手们对诗词的记忆和储备,感动的是他们不带功利的积累。对诗词的把玩、吟诵,其实是这个...

  • 记忆中的诗词

    文|墨默天地 图|来源网络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估计是很多中国人的文化启蒙。你还记得那些记忆中的诗词学习过程...

  • 回忆去年的《中国诗词大会》

    回忆去年的《中国诗词大会》 文/丁茉莉 去年春节,从大...

  • 诗词大会话古井:“寒暑”里的美酒悟道

    【古井贡酒·2023中国诗词大会 特评二】 作者:李虓 寒暑交织成了岁月,冷暖汇聚成了人生。这是2023中国诗词大...

  • 记忆中的诗歌

    大概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就几乎没有再接触过古诗词了。这几天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就想要写一下那些记忆中的诗词。 小学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诗词大会与记忆快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g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