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行动成长每周500字读书
为什么我们买了很多书,但成长却很少?

为什么我们买了很多书,但成长却很少?

作者: 思维浩 | 来源:发表于2016-07-28 08:49 被阅读747次

    1、太多购书的理由

    以前,每次逛书店参加学习,都会买一堆书回来,可是放在书架上很多都根本不看,就算是再好的书也这样。有时候放桌子上,甚至就放在电脑旁边,也还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该不该继续买书了。

    我们总是有很多购书的理由:

    1、因为书有用,所以购买了;

    2、因为有大神推荐,所以购买了;

    3、因为书店打折,所以购买了;

    4、因为书中的某个片段让我眼前一两,所以购买了。

    不经意之间,发现已经囤积了大量的书籍。于是想着要消灭它们,但是书太多了,已经不知道从哪本书入手?

    当我们拿起这本书来看时,发觉总是静不下心,觉得应该读另外一本。很沮丧,我发觉书籍已经成为一种负担,甚至觉得应该买一本新的书来解决这个新的问题。我们甚至学会了“如何一年刷100本书”,但是确是越刷越焦虑。

    此时,心智已完全被混淆,已经完全无法辨别真正需要读的书及知识。

    这时候我们将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在绝大多数时间,我们的学习成为了以“书籍”为中心,被“书籍”主导、奴役。

    2、我们要怎么解决呢?

    当一个湖中有很多水,水面很高时,湖中的石块都被水所覆盖,此时即使有很大的暗礁,人们也看不到。但是当水量减少,水面降低时,一些大石块就暴漏出来了。接下来随着湖水的进一步减少,中等石块和小石块也逐步被人们发现。这就是湖水岩石效应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如果采取大批量的读书法,一次性想读很多书,掌握很多技能,就好比拥有很多水量的湖,你看不到其中隐含着的问题,甚至一些很严重的问题,都隐藏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如果换种做法,采取小批量的学习模式,每次只掌握一个小技能,这会发生什么呢?这就好比湖水减少了,一些隐藏的“石块”立刻就会暴漏出来,这样平时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不会被累积成为一个大包袱,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摄取的知识量在“可管理的数量”范围内,并以有效的读书的手段快速的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就是基本的“知行合一”原则。只有控制住“想要清单”,我们的心智才能被解放出来洞察自己成长中的真正问题。才能将以“书籍”为中心的学习,改成聚焦“自己”真正需求的学习。

    3、认清新时代我们的凭借

    在信息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竞争优势,而我们大多数人依然想习惯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独特竞争优势,将独特竞争优势转化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这才是我们适应新时代的凭借。

    在今天,能够克制自己不过量获取知识,并拥有高效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能力(拆书帮的拆为己用能力),必然能够超人一步。

    总之,在新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广博的知识,而是“将知识快速转化成能力 ”的能力。

    4、成长的“浅水区”

    当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及技能都处于“浅水区”。这时候我们的学习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总是能够有所收获。

    这一阶段最大的挑战就是学习的成效远赶不上想学的需求。

    这一阶段我们需要的是打造高效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能力。

    我们需要定义学习内容的刷选机制——以”现在“+”自己“为轴心的进行选择:

    面对海量的知识,我们要改变认知:

    书有用---那又怎么样?现在,我并不需要;

    大神推荐---那又怎么样?现在,我并不需要;

    书店打折---那又怎么样?现在,我并不需要。

    我们应该遵循“三现主义”的原则,只有在“现时、现场、现问”都符合的情况下,我们才做为学习的内容。

    总之,在浅水区:

    我们需要控制学习的知识量(少读书);

    我们需要践行拆书法(多拆书)—— 提升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效率。

    我们要让知识就像血液一样,在人体中生生不息的循环流动。

    5、成长的“深水区”

    人类的知识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就像一棵丰茂的大树,这个丰茂的大树已经长得非常茂盛。但今天的危机来源于枝与枝之间越来越远,很少有人能够看清这棵大树枝与枝之间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 阶段的学习

    虽然富有成效,但也造就了整个知识体系的碎片化;

    虽然丰富了经验,但是无法构建出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虽然富有发展,但也面临工作、家庭等各种冲突。

    就像当今的改革,已经进入的“深水区”。在这一阶段,容易获取的技能我们都能够很快获取,剩下的往往是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也是打造我们核心竞争力需要攻克的难关。此时,我们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摸着石头过河 ”解决结构性的技能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基于“顶层设计“与“精益学习”相结合的新学习方法:

    我们需要规划并构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需要巩固底层的基础素质-系统化的思考及学习能力是关键;

    我们需要将碎片化的知识重新构建,形成自己的思维栅格;

    我们需要对核心技能的刻意训练。

    6、重新定义人与书籍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可以仿照《断舍离》里人与物品的关系,构建自己的关系层次

    1、这本书,有好知识,但是我用不到--陌生人关系

    2、这本书,没有它也没啥关系 --鸡肋关系

    3、这本书,现在能够解决我的棘手问题 --朋友关系

    4、这本书,能解决我的核心问题、打破我的制约因素 --亲密关系

    5、这本书,我感兴趣、符合市场需求、能够帮助我建立核心竞争力 --我的最爱

    我们要通过断舍离的方式:在持续循环中,逐步提高辨别认知水平及知识转化流动效率。

    大致的过程是:一开始从“陌生人程度”中,留下“鸡肋”就已经足够了。然后,再将目标放在“朋友程度”,接下来再过不久之后,应该就能够做到只留下“亲密好友”的物品,最后就能一步步实现终极精选了。

    对于学习及读书,你是否同样有如下困惑:

    海量书籍不知道如何选择?

    学习了没法致用?

    关键技能在需要的时候确没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次娴:佩服你对读书选书的看法,但不知是不是我理解不够,我有所怀疑,读书一定是为了致用吗?功利的时代,能不能有一种“任性”的阅读,即只是因为我想读,而不在乎是否能转化为能力?
        思维浩:@次娴 阅读的目标有多种,例如基于兴趣的阅读,读小说,刷新闻~这篇文章的前提是基于成长的阅读,围绕有效成长这个目标引发的分析。
      • 可乐初心:作者可以把不在需要的书拿去闲鱼上卖 当然,选书这事儿还是得慎重~
        思维浩:@可乐初心 好主意~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买了很多书,但成长却很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ha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