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思考》
1.勤于思考
勤于思考,成为那4%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避免思维误区,不要迷信权威。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 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
这节内容和黄金思维圈的理念不谋而合,思考问题要由里及外,即Why-How-What的顺序,而不是由外及里。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才有可能成为那4%的人。
2.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
人们为了能够认知、思考、交流,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概念。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充满了困难。我们不停地修订和增补一些必要的(或至少是暂时必要的)概念,证伪和丢弃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就是为了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永远都是那些能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清楚地思考,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焦点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
“仓促的结论(hasty conclusion)”
“仓促的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
“过分简单化(over simplification)”
”粗暴二分法(false dichotomy)”
3.因果关系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因果关系无所不在,而大多情况下事实也确实如此。可问题在于,因果关系分析往往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人们也常常由于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进而莫名其妙地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路。走在错误的路上,时间越久,效率越高,结果越可怕。
基础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比如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相关联的两者间往往是“互为因果”的。我们就在被环境塑造。与此同时,正在塑造我们的这个环境,也是我们自己(参与)塑造的……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双盲测试
要反省一下当下的诸多学习学习任务中有没有“安慰剂效应”的存在。如果有,理应剔除呢?还是说这安慰剂不是有作用吗?那就继续呗。小平同志不是说了吗?“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么。不管是安慰剂还是良药,只要针对我这个个体起作用不就得了么? 以我目前的心智能做出最优的方案是,在能找到疗效更好的“良药”之前,既然,安慰剂先将就着用,骑驴找马。
自证预言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但这也不是不能解释:或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有关——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自证预言几乎无所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人人都能用英语》这本书得去翻翻,找出摆脱自证预言魔咒的方法。
做到“思维缜密”的实操方法: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4.逆命题
逆命题不一定成立,逆否命题一定成立。但是事实上,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很多广告业者在利用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来愚弄消费者。下次看广告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分辨一下混淆原逆命题的现象。
5.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辩论中应该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本周末找写辩论的视频来看看,留心一下有没有人犯“诉诸无知”的错误,而又有没有人举起“谁主张谁举证”的旗帜。
6.案例局限
其中最为常见的逻辑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某种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应验了,并不意味着该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案例来说明道理,这个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
许多数人意识不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心智未被开启,不懂得运用恰当的思考工具而已。
8.张冠李戴
在听很多人讲故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非常又道理,通常结论是积极的,正确的,也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说者得意,听者开心,很好,很和谐!
不过,每逢这个时候,提醒自己认真思考一下,所讲的故事能否逻辑正确的推断出该结论呢?又没有犯张冠李戴的逻辑错误呢?
9.感悟与道理
反思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反思的结果并不有价值,其结果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道理”是一群个体的共同“感悟”,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不一定是普适的。
10.克服恐惧
恐惧和未知一样,是客观存在,无法逃避。如何面对呢,让自己变强, 自然恐惧造成的影响会随之缩小。
想变强, 必需跨越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
比如我的更好(Mine-is-better)
死要面子(Face-saving)
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
顺从多数(Conformity)
简单粗暴的分类(Stereotyping)
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11.辅助工具
杜绝使用的句式
……本来(原本)就是嘛!
我认为......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我发现……还是很有一些道理的!”
“要是……就好了!”
“要是……就好了!但,……!”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