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这样做,娃的病才算没白生

这样做,娃的病才算没白生

作者: 东篱澄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22:39 被阅读0次

1

有位妈妈给我留言说,自己为孩子生病的事儿操碎了心。

具体原因是,她三岁半的儿子每次生病都不肯上医院看病,一到那就大哭不止,怎么哄都没用。更要紧的是,孩子回回都不肯吃药。

为了把药送进娃嘴里,她要么连哄带骗,要么牛不喝水强摁头——硬灌。结果常常是药没喝多少,娃还哭的撕心裂肺,更别提有时还连呕带吐了。最后,局面常常变成,娃哭她也哭,心疼啊。

留言最后,她说“我也没辙啊,不吃药病怎么好呢?”就因为这个原因,她平时带娃都特别谨慎,就怕孩子不小心生病了。

这位妈妈说的情况比较典型,但处理方式却并不少见。

我也在各种场合见过很多家长,他们对付生病的孩子,都是小心谨慎,连哄带骗,自己的面部表情比生病的娃都严肃紧张。

其实,仔细想想,家长这样子做真的好吗?

2

科恩在《游戏力Ⅱ》中讲了一个以初生小鸡为研究对象的实验。

小鸡们出生几天后,我把它们一只一只地轻轻捧起,死死地盯着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的样子。等我把它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蹦起来,重新四下走动。这就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在第二步实验中,我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它俩一起装死的时间,比第一步实验中单独装死的时间要长很多。

接下来第三步,我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以上内容来源于科恩的《游戏力Ⅱ》)

据此,科恩得出结论: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如果第二只小鸡正在欢快地四处溜达,那么前一只小鸡就会觉得安全。如果第二只小鸡也在装死,那么前一只小鸡就可能更加谨慎不安。

从“第二只小鸡”的实验里,科恩得出结论,要想安抚紧张的孩子,父母就要起到“没有害怕的第二只小鸡”的作用。

3

孩子生病时,心情往往是紧张的。因为身体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异常,比如咳嗽、鼻塞、流鼻涕、头晕无力等。

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他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鼻孔会流水?为什么嘴巴会忍不住张开,大声“咳咳咳”?为什么鼻子会被堵住,出不了气?为什么平常没有?

这些“为什么”足以让经历有限的儿童紧张大哭。

这时候,身边的家长就是那“第二只小鸡”,家长的反应,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配合度。

4

面对生病的孩子,家长很难不紧张焦虑。可是,考虑到“没有害怕的第二只小鸡”的强大作用,此时的清醒显得更加重要。

具体该怎么做,我总结了四点。

一、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

具体来说,要用简单的、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语气要轻松

比如,澄儿某晚夜醒,咳出一些食物粘液,大哭不已。观察他身体并无大碍,但受惊不小后,我对他说:你今天吃了很多很多东西,吃的太多了,小肚子装不下了,就从嘴里吐了出来。吐出来会轻松很多,现在,你感觉好点了吗?

很快,孩子平静下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二、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暗示。

这几天,澄儿继发热后,又出现了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咳,整体评估后,我选择了在家护理。

当然,我知道孩子很难受,特别是夜里睡觉,呼吸不畅时,孩子都会抱着我哭闹。

每当这时,我都会搂着他,等他安静一点,平静地告诉他:这段时间有敌人(病毒)正在进攻你的身体,为了打败他们,你的身体就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这些都是你战斗的武器。所以,你现在是一个小战士了。不过,战斗的时候会有一些不舒服,等你赢了身体就不会难受了。

这段话有点长,我说了好几次。后来,当我再说“咳嗽是战斗武器”时,澄儿都会很开心地故意张大嘴巴“咳”两声……小小的人,心里已经愿意迎接这种“战斗”了。

三、不哄骗孩子。

一些家长在给孩子吃药或打针时,常常连哄带骗。

“别害怕,打针不疼的。”

“再吃一口,就一口……”孩子一张嘴,三口五口灌下肚。

这样做,无疑是为以后生病治病埋下祸根。因为孩子一旦对打针吃药产生负面、消极的印象,以后会更不配合。

更何况,这些不经意的欺骗,会消解孩子对大人的信任,为亲子关系埋下隐患。

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告诉孩子,打针会有点痛,吃药会有点苦(现在很多儿童用的药甜味很重,家长可以先尝尝),但只有这样,你的病才会逐渐变好。如果不舒服,你可以哭出来,我会陪着你。

药该吃还必须得吃,但方式方法要斟酌拿捏。

切忌生拉硬拽。

上述三点,常常是融合在一起展开的,比如,客观描述本身也包含了不欺骗。

其实,语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千变万化,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说。就算开始不熟悉这种套路,但只要多构思,多练习,很快就能上道。

四、巧借小游戏,治病又育儿。

没有比游戏更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参与度了。生病看病也是这样,这里最推荐角色扮演游戏。

家长和孩子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

比如,为了带孩子进入这个情景,我先扮医生,用一根耳机线做听诊器——放在澄儿胸口听诊,接着要他张开嘴巴——检查喉咙等等……边演示边解释给他听。结束后,我会提出一些建议:喝10口水,吃6颗草莓等。

这样多玩几次,孩子就会对医生的诊疗产生熟悉感,也会更愿意配合医生的诊治。

这种游戏尤其适合不肯看病就医的家庭,只要平时多做,就能逐渐消解孩子对医院或医生的恐惧。

总结:生病是孩子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家长要放松心态应对,让孩子多积累正面的生病看病体验。长远看,这是一笔人生财富——谁一辈子不生病救治呢!

何况,孩子配合,才更利于康复,家长护理起来也更轻松。

一本万利的事,咱们就多做做吧。

相关文章

  • 这样做,娃的病才算没白生

    1 有位妈妈给我留言说,自己为孩子生病的事儿操碎了心。 具体原因是,她三岁半的儿子每次生病都不肯上医院看病,一到那...

  • 包治百病?娃才治百病呢~

    当了妈妈才知道,娃才是治百病呢!管你什么公主病、体寒、懒癌、强迫症、洁癖……等等,没娃搞不定的! 公主...

  • 这样做的香河肉饼才算正宗

    文/赵鸣岐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北京向东走,过了通州,就是香河。香河的美食当属肉饼,称为“京东肉饼”或者...

  • Gap Year怎么做才算没浪费?

    间隔年(Gap Year):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

  • 大娃的毕业晚会

    晚上去参加大娃的毕业晚会,回来的路上我说:你的初中生活圆满结束了哈。 娃:没,要等分数出来进了心仪的学校才算。 之...

  • 这样的姑娘才算动人

    我女神说,能把丢失的自己找回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女神名叫“眼睫的毛”,她在新浪微博上的简介如是说,喜欢旅行...

  • 这样的夜晚,才算良宵

    光怪陆离的灯影,摇摆扭动的身体,青春躁动的喧嚣——这一切不由得令人感慨:年轻真好。 星期六的晚上在酒店房间读完《孤...

  • 原来这样才算苗条!!?

    突然觉得苗条离我好遥远,我要减20斤才能算苗条,你们呢?有什么减肥的好方法吗? 在我看来,减肥的方法有很多,但都不...

  • 河虾的做法 这样做河虾才算够美味

    河虾怎么做好吃?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今天小编教大家河虾的...

  • 只有这样做才算年轻人吗

    在学校期间,标准的生物钟,雷打不动。晚上9:30准备睡觉,早上6:40也就起床了。室友都说我过的是老年人的生活。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做,娃的病才算没白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lh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