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意: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才把音乐进行了整理,《雅》和《颂》都有了适当的位置。”
《雅》和《颂》也就是《诗经》中的两雅:《大雅》《小雅》,三颂:《周颂》《鲁颂》《商颂》。《诗经》中的诗,可以看作现代的歌词部分,与乐相结合,构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的礼仪性音乐,被应用于各种场合。它最初是由周王朝的乐师们搜集整理编纂而成,是周王朝几百年间的社会面貌的全方位展现。
后世乐调大多失传,就余下歌词部分,也为更后世所传颂。
孔子在近七十时结束了周游列国的游历,由卫国返鲁。在游历过程中,他搜集残缺的礼乐知识,对各方的礼乐参考订正,《颂》《雅》都是有关重要典礼的庙堂诗,他重新修正并进行了分类整理,使之重归正途。在礼乐崩坏之际,重新修正延续艺术的生命,使古代人民的智慧得以更广泛地流传下来并发扬光大。
“残缺者悉为之补,失次者悉为之序,然后乐之始终条理皆得其正。而二《雅》三《颂》之诗被诸弦歌者,或用诸宗庙,或用诸朝廷,亦各得其所,而无有紊乱者矣。”(张居正语)
同上一章有密切联系,上一章是说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都应该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尽自己所能去影响去改造所处的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所左右所桎梏,他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周遭造成良好的影响。
而这影响不只是用自己的品性仁德,还有赖于一些艺术方面的熏陶。乐,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对人有教育启迪的作用,对于教化能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
孔子一向很重视礼乐的作用,有赖于自身对音乐的造诣,又有游历中的多方面深入了解,对于其中不合韵律的部分错误的部分予以订正,对于其中思想上不那么正有可能对人带来不好影响的部分予以删减,使之达到教育上纯正,技术上完善的地步。
很多事情,当时看不到成效,或者目的性没有那么明确,但长久地坚持下来,持续不间断地去做去沉淀,最终呈现的就是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特别是有自身的高水平加持的情况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