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的主要策略》,开启新的听课方式。
今天,王老师所讲的这节课,是九年级上册最后一节《共圆中国梦》。该节课的课程标准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自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为此,王老师对课标和学情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集体备课中大家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认识,认真备课,设计了一套流畅的教学流程。
一场豪华的视觉、听觉盛宴就此拉开了序幕。
提前三分钟,我和几个老师走进了9.12的教室,王老师早已候在了教室,课代表站在讲台上领着大家齐读教材内容,黑板上除了中间多媒体课件上“共圆中国梦”的课题外,右边黑板上写这三个学生读书目标:1.实现中国梦的底气?2.怎样实现中国梦?3.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学生读完课代表指定内容后,还有一点儿时间,老师又指导学生读了一点相关知识。
准备就绪,上课铃响,开启上课模式。
第一环节:导课:王老师以复习上一节知识入手,提出“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的问题,以“如何实现?”切入了今天的学习内容。课件展示:总议题:大家找途径,共圆中国梦。
第二环节:出示学习目标,老师要求学生看目标,看完举手。接着老师出示本节课议题目标(相当于非议题式教学的学习指导)开启新知识学习。
子议题一:定方向,聚希望,齐心协力圆梦想 ——中国梦能不能实现?要求:议学任务: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总结。
学生带着任务看视频《中国取得的成就》,以“七嘴八舌话辉煌,看我中国强不强”学生讨论形式,让学生讨论子议题一内容: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我发现离我最近的一组同学的课本还停留在第一课时,我想先不提醒他们,看看他们自己是不是会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现自己还没进入教学内容)学生简短讨论后,老师在对媒体上展示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美丽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由于时间短,学生讨论不深入,学生对该问题的总结不到位,老师用课件展示的形式而不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总结的结论及时填写到书本相应的位置的做法,容易造成“水过地皮湿”的现象。)
子议题一师生总结: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1)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老师用“那么,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呢?”转入第二个议题。
子议题二:有梦想,敢担当,问我途径、底气在何方。——(1)实现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议学任务: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总结。
由小视频讲解《圆梦条件》(这样的小视频因其简短生动、节奏性强,深得学生喜欢,学生注意力集中,也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问题)学生跟着同屏小视频《自信根源》学习“中国梦实现的条件”
学生讨论: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是什么?(讨论时,我看着这一小组学生的书还在第一课时。于是提醒他们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几个孩子根据手中的知识要点迅速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把知识要点提前发给学生的方法,让“聪明”的懒学生走了捷径。)(在学生讨论问题时,)
学生回答问题后,王老师强调指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条件是:(1)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王老师又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不是就能实现中国梦了?”引入“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奋斗”。继而阐述”你好,国家就好;反过来,国家好了,个人才会好“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树立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国家的大局观。(这种通过具体事实教育学生的方法比空洞的教育更易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师生议题总结1:实现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与上同,略)
王老师用一句“既然能实现,底气在哪?”开启了师生议题总结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是: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自行的根本原因所在)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重要原因)。
为了让学生进入第三个子议题,王老师在这里插入一段视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引领世界》引入子议题三。(这段视频不仅能在本节课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的自信”,而且对下册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的学习也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子议题三: 能自信,有力量,要与祖国共成长——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议学任务: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文内容,小组探究以下问题,汇报总结。
学生讨论环节中我身边这一组学生已经知道所学内容,并于学校为学生准备的知识点为学习参考,在书中迅速找到了答案(再次觉得,学生没有理解好老师提前把重要知识点发给学生的用意,反而耽误了思考、探究这一知识生成的过程,我觉得该思考一下:何时做知识总结更合适?)。
王老师以2021年最能引起我们热爱祖国的孟晚舟回国感言:“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使学生在此情景下油然而生“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以“孔子学院遍布全球”的材料,让学生感受到“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通过对“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简短总结,导出“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然后做了一个知识小结“做自信的中国人(1)表现上:①对国家有认同(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②对文化有底气(文化立场、文化基因);③对发展有信心(道路、五大发展理念)
王老师出示《华为总裁任正非精彩讲话摘录》,让学生理解:做自信的中国人(2)态度上: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展示张桂梅、袁隆平等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明白:做自信的中国人(3)行动上: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
王老师说:要做好一切的一切,国家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做自信的中国人(4)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议题总结三:做自信中国人,要做到:①.表现:自信的中国人的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②.态度: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③.行动: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④.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拓展延伸: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出彩人生,青少年应如何做?学生总结:①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未来相结合,勇担历史使命。(思想上)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行动上)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力上)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行动上)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王老师引领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做了归纳,再次强调了学生需要达到的要求。告诉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更重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中
第四环节:课堂训练。王老师以“四道选择题”的训练,让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易错点作了进一步的巩固,起到了巩固课堂学习知识效果的作用。又以一道让“学生网上收集自己喜欢的一项优秀传统文化,整理图片和记录文字,下周给大家分享”的实践作业形式,希望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总结:尽管我在叙写教学过程中已经对王老师安排的某些环节,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观点论说,但在最后我还是想就这节课谈一下我的感受:我用“一节精致的公开课"作为本文标题,已经说明了我对这节课总的印象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个人看法。《共圆中国梦》以中国梦为核心内容,旨在弘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这节课通过丰富的视频、故事和案例材料,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变革,强调了我们要做自信的中国人应有的态度和做法,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节课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互动、思辨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这节被王老师上的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公开课,是一节效果良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公开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