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职场菜鸟成长记
3.1 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3.1 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作者: 5e7231f1455b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1:56 被阅读0次

    本节学习收获:掌握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能力的3个方法,盘活你脑中的知识

    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我先提个问题,我们第一节课介绍了冰山模型,在这几天里,你有没有用它来解决过问题呢?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冰山模型对你来说,就是没有用的“惰性知识”,它只是待在你的脑海里,在一些明明可以发挥作用的场合,却不能及时被调取出来,白白占据了你大脑的内存。

    陈铭在《奇葩说》中举过一个例子,很好地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他说:

    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这是一个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在未来的时间中,我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变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叫做智慧和能力,它是指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  

    我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很多客户都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行业知识和经验肯定比工作几年的咨询顾问丰富,但为什么我们能帮他解决问题、收取那么高的咨询费呢?这也是因为,咨询顾问掌握的是一套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能够更好地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发挥每个知识的最大效用。

    所以,如果你只是知道冰山模型这个概念,但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不上它,没能让它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那就是没用的。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知识内化成能力,让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呢?今天给你三个方法:1.掌握20%的核心;2.知识和问题互相靠;3.做系统化训练。

    1.掌握20%的核心

    做咨询的时候,需要快速地在1周之内了解一个行业。很多人会觉得:咨询顾问很聪明,学习能力超强。

    但在我看来,只是因为他们能够拿到优质信息资源、所以掌握了那个领域的核心而已,倘若把这个核心教给任何一个智商尚可的人,他们也可以做到。

    不信的话,回想一下我们大学的考试,虽然一学期的课很复杂,但大多数人也是用考前一周的时间去突击的,只要抓住了核心,最后的考试成绩其实不会差。

    我们常说的“二八原则”,其实这里也适用:一个领域20%的核心内容,能够解决这个领域80%的问题。

    所以,掌握这20%的核心,就是我们快速提升的关键。无论是知识也好,能力也罢,想要快速提升,都是如此。那什么是20%的核心呢?

    分享一个故事。我在刚做咨询顾问的时候,有一次被项目经理狠批:你PPT为什么做得那么难看?有没有审美?

    当时非常沮丧,因为熬了无数个夜晚做出来的方案,最后却得到这样的评价。所以我下决心去美化一下PPT。

    先说结果:项目经理周五说的这话,我在后面周一的时候,PPT就全改了,彻底把她惊到了。后来这个事儿在公司广为流传,大概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而且超级拼命的顾问,用2天时间提升了100页PPT的逼格。

    怎么做到的?其实很简单,我当时就是拿了一些高手的PPT,跟我自己的做对比,然后再问这些高手请教经验,最后找出了PPT美观的三个关键点:1)饱和度;2)边框;3)行间距。然后我把自己的PPT做了三个改动:1)把原先填充颜色改成半透明;2)把表格的边框改细;3)把字的行间距拉到1.5倍。这样改好,结合配色一点调整,逼格就高很多。

    这三点,其实就是让咨询PPT变得更加美观的那20%核心。

    当然,比起真正的PPT高手来说,我差得远,但我并不靠做PPT谋生,这20%已经够用了。

    上面说的是技能,其实能力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思维混乱,然后觉得思维混乱是个很大的事情,感觉一辈子都提升不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思维混乱,都是因为缺乏结构化思维,而结构化思维只要掌握三个特征就可以,包括主题鲜明、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不管写作、演讲还是会议发言,做到这三点就可以显得思路很清晰。

    按照一定的方法论来训练,根据天赋不同,2周到2个月不等,就能有明显改变。这不是我瞎说,我写过文章、开过课程,按这个方式训练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结构化思维属于思维的20%核心,而我说的3个特征,又是结构化思维的20%核心。

    但是,每个领域里面,哪些是那20%的核心,其实是需要这个领域的专家来指点的,因为在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你没有方向,绕一大圈也不知道门在哪里,等终于入门了才发现走了不少弯路。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很擅长找“师傅”,他们都在自己的传记当中提到,受谁谁谁的启发和提携。而我理解的好师傅所起到的作用,除了提供资源之外,另一个重大作用就在于,他们会告诉你,一个领域里面最核心的是什么,从而让你快速入门。

    而我所认为的好书、好课程,除了需要大而全的教科书之外,也应该是这样的定位,不是把所有理论都照搬过来,而应该帮助读者和学员找到那20%,至于入门之后他是否需要或者愿意深度提升,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关于20%,圈外的公众号里面会有一些文章,涵盖了一些常见能力领域,这些文章都是提取了该领域里20%左右的核心,可以在班主任那里获取文章链接。

    2.知识和问题互相靠

    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平时明明学了很多知识,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苦思冥想,试图从记忆里找知识来解决问题,可就是想不出来,没有任何思路。但是,也有极少数人,学一个知识,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解决很多问题。

    实际上,之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想不起用什么知识,是因为知识和问题之间是脱节的,他们是分别存储的。

    比如你学习了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的知识,你在学这个知识的时候,就没想过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是知道了一个概念,那么当你遇到团队管理问题的时候,自然也想不起来能用这个知识解决,也就是说,你的问题很难把你脑中的知识调用出来。这种现象,是造成我们所学的知识无法内化成能力的关键原因。

    那么,如何让知识和问题链接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轻易调用知识呢?答案是:知识向问题靠,以及问题向知识靠。

    先说知识向问题靠,就是说,每看到一个知识的时候,就去思考这个知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你学习了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就马上思考一下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因为这个知识讲的是人类的需求,而我们跟任何人相处其实都需要知道对方的需求。所以你就会想到,它可以用来管理下属(分析他们的需求层次,并据此激励他们),也可以用来找另一半(分析你自己所处的需求层次,从而确定你需要什么样的人),还可以用来分析奢侈品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买奢侈品,满足的不只是物质需求,还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等等)。

    这就是知识向问题靠。

    而问题向知识靠呢?就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抛弃第一反应,不要先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来解决,而要去想有什么方法论模型可以用。

    为什么不能按照第一反应的方式解决呢?因为在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下意识第一反应,是未经思考的,是在遵循我们过去的模式,但如果我们处理所有问题都靠过去的模式,那么刚刚学习的新知识、新解决方案,要怎么才能掌握呢?所以,试着抛开思维定式,用你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这样一来,你的知识就会被不断盘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具体怎么落地呢?分享我的做法。当我看书或者学习课程看到一个很有用的理论或者模型,我会记下来,然后思考至少3个用该模型解决问题的场景,也一起记下来。下次当我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我不会下意识反应,而是翻一下这个笔记,对照一下,哪些方法模型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笔记中没有的场景,这个问题是某个模型的新场景,我就补充进去。长此以往,积累了很多知识和问题之间的链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3.系统化训练

    为什么说要系统化训练呢?一方面,不同的能力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比如说,你要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而演讲要做得好,首先需要结构化思维,你得表达清晰;在此基础上,你需要会讲故事,能够打动听众,而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再比如说,很多人说我表达不清晰,那我就去学表达,但表达其实本质上是大脑在说话,大多数人表达不清晰,并不是因为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是本身思维就不清晰,所以思维和表达得一起提升。所以说,能力的训练是需要系统化的,因为它们本身相互关联。

    另一方面,能力需要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需要时间。我在前面说到的结构化思维的例子,虽然已经帮你挑出那20%最关键的部分了,但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个系统提升。比如,1个月的计划中,先是每天练习讲三段式,再是练习提炼主题,然后是积累结构,基本上每天是不间断的。

    这样的系统训练需要一段时间的,但很多时候我们的习惯,是高估几天的变化,而低估几个月的变化,所以很难坚持系统化训练。

    比如说减肥,你这周有兴致就跑步2次,下周有兴致就节食1次,再下一周从外卖改自己做饭,之后再参加了几次减肥训练营。你会发现,几个月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减肥是个系统工程,你得有一个3个月计划,按照计划,今天跑步、明天健身房,同时辅助饮食调整。

    学习是一样的,今天学点结构化思维,明天练一下演讲,很难有真正的提升。知识的学习是大脑增加了一段记忆,但能力的提升是行为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而行为和思维方式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

    所以,圈外商学院里面,针对能力提升的学习,只做系统化学习项目,包括课程、练习及反馈,也有线上线下学习社群,整个学习持续4-8个月。效果如何呢?我在开学的时候,会寄给大家一封入学欢迎信,要求大家在毕业的时候给我回信。我收到过上百封回信,以及近千个微信消息,都提到说,原以为几个月很长,但真正结束后,回头看,没有想到几个月可以有这些改变。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提到了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三个方法:掌握核心的20%、知识和问题互相靠以及系统化训练。具体到我们的行动中,如果我们有需要提升的能力,首先要先找到专业人士,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20%是什么,先去学习那20%;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并记录下来,遇到问题再返回去找;最后,能力提升是个系统性过程,所以需要坚持至少1个月。

    我经常用开车来打比方,你拿着一本开车指南然后背下来,里面的知识背得再熟,一点价值都没有;你把指南里的知识落地,真正上车然后开起来,才是有价值的。知识不能被内化成能力,就像守着一本开车指南却不会开车一样,除了浪费大脑内存之外,毫无意义。互联网时代,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大脑不单是用来记忆的,更是用来思考的。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如何通过学习将知识内化成能力,但学习说到底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很难坚持,更何况是要系统化训练。实际上,学习这件事,如果纯靠意志力,的确是不可持续的,那如何能够让自己坚持学习呢?这个领域有什么样的研究和方法呢?我们将在下节课揭晓。这个方法不仅对学习有用,对任何需要坚持的正面行为,比如健身,都会非常有用。我们下一节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1 三种方法,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r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