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细言微声: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

细言微声: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

作者: 王少明wsm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1:33 被阅读0次

文/王少明

季羡林曾在书中多次提及“何止于米,相期于茶”,这是冯友兰赠给金岳霖的金句。意思就是何止是88岁,要活到108岁。因米字的字形像极了两个8字,茶的字形是在米上又多了一个廿,即又有20年的意思。

季羡林在耄耋之年之后,每隔几年就要写短文记述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多次提及的“何止于米,相期于茶”这句话,是对活到108岁有信心的,但是遗憾的却与茶差了10岁,在98岁离世,这样的年龄也是难得的高寿了。

季羡林的养生三句箴言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锻炼不是反对锻炼,而是锻炼要适当,不要过度、过量;不挑食很好理解,不嘀咕就是凡事不要条放在心上,不要一点小事就牵肠挂肚。其实说起来不嘀咕容易,可是做起来却是很难,这是与人的性格有关,又是由人生的境界所决定的。

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用进退废,在80多岁高龄的时候,季羡林还每日往返图书馆和家里,著书立说,并没有因为年龄大而无所事事。有一次在图书馆里呆的时间过长,门锁了还不知道,便从二楼的窗口跳下,当时已经80岁高龄,头部险些撞在墙角。季羡林的心态是非常年轻的,没有觉得年龄是个问题,饶是如此,还是伤到了脚,修养俩好长一段时间。

季羡林的座右铭是陶渊明的一首诗的后两句,在他的散文中多次提及,就是“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也正是这样的信念,才使得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仗义执言而被殴打欺辱,险些如老舍一样自杀离世,偶然的转机才没有自杀。恰是在此之后,季羡林的学术成果才得以突飞猛进,假使其不堪其辱离开人世,将会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终其一生,季羡林到过很多的国家和地方,取得了很大的学术成就和荣誉,但是却有着深深的遗憾,无法化解。那就是在《赋得永远的悔》中以及其他散文中提到的自己的母亲。

由于家境贫困,季羡林在6岁就离开了母亲到外地求学,直到母亲离世,季羡林一共才回家三次,两次是因为父亲的病重和去世,第三次就是母亲的离世,也就是6岁以后与母亲相处的日子是极为有限的,这导致他对母亲的印象都是模糊的,不知道母亲这些年是一个人如何度过的。正当季羡林刚刚读大学,想要践行自己的诺言,等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要把母亲接到济南来,让母亲享一享福。

母亲自是在农村吃了很多的苦,农村的经济条件极差,粮食分为三种,就是最好的是白的,白的就是白面。最差的就是红的,即是高粱一类。

季羡林的记述里母亲从来就没有吃过白的,倒是把从田地里捡来的麦穗加工成面粉,后做成面食,可自己从未吃过。当季羡林最后一次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唯有一只老狗守在院子里。这也是母亲在世的时候,对她唯一的陪伴。这唯一的期待自是自己的儿子,儿子不但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牵挂。

可就连去世之前也没有见到儿子,是何等的遗憾。在那个年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确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在这小小的篱笆院和简陋的屋子里,母亲的几千个日日夜夜是如何度过的,季羡林一无所知,只知那里有一个朴素的母亲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

还有那句母亲逢人便说的话:“如果知道他一去不回,说啥也不让他离开我”。

正像季羡林说的那样,无论获得何种名利,与在母亲身边相比都一钱不值,这从一个耄耋之年老人口中说出,有着何等的感慨和悔悟。也许对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但是这思念却是真真切切的,这些都写进了季羡林的散文《赋得永远的悔》里。

(2019.01 初稿  2019.12修改)

相关文章

  • 细言微声: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

    文/王少明 季羡林曾在书中多次提及“何止于米,相期于茶”,这是冯友兰赠给金岳霖的金句。意思就是何止是88岁,要活到...

  • 今日言

    何之于米,相期于茶

  •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

    刚刚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句话觉得特别好,拿来与大家分享!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看完下文才了解這...

  • 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  —徐志摩的人

    新月派的先锋诗人——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抛开了革命口号的疯狂呐喊,转而回归诗歌本身,至情至性...

  • 2019-03-03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冯友兰

  • 小温暖(。・ω・。)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 很美的一句话,很甜很温暖,是我想要跟你走到的明天。愿 当我们真的碰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时候,...

  • 相期于茶

    “说去就迫不及待了,不想在宾馆多待一会儿。” “决定打扰你!” 正准备远行,但收到这两条信息,内心依然十分欢喜。很...

  • 相期于茶

    心中有爱, 真情永在。 胸有阳光, 花开不败。 萤火虽弱, 却自带光华。 苔如小米, 学牡丹开花。 死灰复燃, 烧...

  •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 ,人生的情怀和境界

    人生就像高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一层有一层的风景,一层有一层的际遇。物质需求,...

  • 朗读者2018-5-5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 ————【八十忬怀】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言微声:何止于米 相期于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w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