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刀的『教育观』

文刀的『教育观』

作者: WendaoSolemn | 来源:发表于2018-04-14 19:20 被阅读56次
    文刀的『教育观』

    教育人:文刀
    公众号:做到洞察即做到
    简书ID:做到
    时间戳:2018.03.30 12:08-16:05(8PT)

    :一个教育信念】——信任每一个学习者

    坚信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良知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在俗世长大过程中这良知渐被世俗欲望所遮蔽而我们的探索,不过是擦干净这份沾满尘埃的装着良知的心罢了。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相似的,可以作为新教育人的座右铭的一句话是:

    我从未教会你什么,只不过是唤醒了你沉睡的记忆而已

    :一个教育原则】—— 教育的核心是唤醒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和马克思相似的一句话可做该原则的注脚: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马克思

    :一套教育方法】——引导和训练

    education 教育 →e-, 向外。-duc, 引导,词源同duke, conduct。

    教育的方法在于“向外引导”,除了信任被教育者内心深处存有良知真理外,还需要合适的向外引导的手段,进而培养出具有成长型人格的学习者。

    1. WHAT ——首先需要明确的的是,“引导”出来的是什么,又要干什么?

    ①引导出来的是对这个世界更加客观匹配的认知;
    ②用来指导自己或他人的实践行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提高效能。

    2. WHY —— 其次,为什么要“引导”出来,不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大爆炸后使得有价值的知识受到过多的干扰而更难内化并转化为有效行动——这些行动是能够提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有着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就必须克服阻碍产生有效行动的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阻碍——而这就必须依靠“内心深处的良知”,把它引导出来看清阻碍的本质从而消除或者越过障碍物。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会终其一生活在无法追求到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境遇。

    3. HOW —— 再者,目前的“引导”方式是怎样的?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

    目前的引导是以狭义的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为主,在线教育等非学校教育为辅——并且二者基本模式基本一样,采用师生制度,基本为一对多的中心化模式。随着在线社群文化的兴起,同好陪伴教育这种去中心化模式迅速发展,典型就是各大在线知识付费巨擘的社群,罗友会、樊登读书会、橙子成长联盟、秋叶知识IP、新生大学社群、得到专栏相关的各种社群——这其中又以007不写就出局的去中心化模式运用得最为出彩,尽管中心化模式仍然是主流。

    同伴教育(同好教育)是教育的去中心化的典例。其分布式结构将更能激发我们内心的“良知”。同时,同好教育的陪伴赋能将更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核心——“唤醒”。故而,判断一个教育模式是否更加先进,就可以观察它是否更高效地利用了社群福利来推进同好教育。

    4. 教育的内容

    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包括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其中,以“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为主体,又包括主要用于思考领域的思维模型和主要用于实践的行动模板。

    5. 教育的方式

    教育分为学和习两大类,学理论而习技能。学的方法很简单——模仿,一字不落地阅读,一招不变地复制,最典型的就是抄公式,抄写就是理解之路。习的方法也很简单——训练,即有别人(指教练)的参考或教导,如果没有教练那就变成了练习——练习就是可以独自或与同伴一起进行的复习活动。

    6. 教育的环境

    另外就是构建一个适合同好教育的社群环境,激发陪伴赋能式的学习。

    7. 教育的提案(@文刀,知识创客学院)

    双模教育』——这是文刀从本科到中科院一路上摸爬滚打并受李笑来老师的启发而提出的创新教育模式。

    ①核心方法论

    学习任何技能,都要想办法找到“最少必要知识”,即最少必要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联系。——李笑来

    所谓的聪明就是指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清晰准确的概念及其之间正确的联系。——李笑来

    ②双模教育

    基于①提出的『双模教育』指的是:主要针对思考的『思维模型』和主要针对实践的『行动模板』。

    思维模型

    a. 来源可信度高——思维模型来源极为简单:使用汉典、词根词缀记忆字典、维基百科和谷歌学术论文作为原材料来剖析基本概念;
    b. 充分发散和深入——对某一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穷追猛打,直到抵近其源头,尽可能从源头处理解该概念,保证其正确性;
    c. 合理抽象化——然后采用聚合性思维对多份材料提取共性,把20%的关键内容提炼出来,作为行动模板的内核;
    d. 信息可视化(调用更多感官交互理解知识)——结合数学建立模型,把核心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关联的结构用视觉化模型表达出来。

    行动模板

    a. 内核——基于思维模型确立行动模板的内核,并在统计学(需要大数据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基本循环结构;
    b. 自我匹配——结合使用者自身经验补充血肉,然后根据使用场景局限性进行增删补改,得到具有最小启动力的具体的个性化行动方案;
    c. 反馈——借助陪伴赋能的社群生态力量践行该方案,并诚实记录以便于修改行动方案,加深对思维模型的理解——包括对之前的理解的质疑,无论是否出自权威之口。

    一句话总结——

    思考所得用于指导实践,实践所得用于校正思考

    :万千教育工具】——充分释放科学的力量

    1. 互联网技术(目前为止最亲民的科学技术)

    ①知识可视化——输入升级
    ②个人微站(IP)——输出升级
    (注:掌门APP的分布式结构有助于重建每个人的个人作品的快速发布生态模式和变现模式,微信公众号要单独出APP也有个人微站这方面的考虑)
    ③各种解放精力的设备——使得知识的搜集、筛选、存储、查阅和转化的效能不断提高的工具。

    2. 社群(目前最有利于知识转化为行动,变成影响力的教育模式)

    ①积极主动地沟通合作;
    ②尊重信任的陪伴赋能。


    文刀的『教育观』

    独行快而众行远

    3. 自然

    大自然是最佳的教育工具,如果能够读通这本无字真经,就能够化有形工具于无形——当打开了“工具之眼”,处处皆工具,随手便拈来。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刀的『教育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zl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