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书的金克木,何以让他们念念不忘?

作者: 吴玫 | 来源:发表于2021-08-02 23:06 被阅读0次

    突然,黄德海离开我们单位另谋高就了。听闻这一消息,坐在他后面的我,深感遗憾。

    已不记得是黄德海离开我们报社后的第几年,他托人带给我他编的一本书。我从信封里抽出书来一看,是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

    我知道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的金克木教授的学识有多么丰赡为人有多么趣味盎然,是通过钱文忠先生一篇题为《智慧与学术的相生相克》的文章。此文写到了金先生辗转到北京大学任教的过程;写到了轮番用英语、法语、德语,自然还有梵语教训钱文忠的金先生,家中客厅兼书房的那间屋里竟然没有一本书的趣事;写到了总是以“我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作为告别语的金先生,一畅谈起符号学、现象学、格式塔、边际效应、数理逻辑、量子力学等在1980年代的此地颇觉新鲜的知识,又是怎样的兴致勃发……钱文忠这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纪念金克木先生的文章,读来令人怅惘。许多细节让我难忘,记忆最深刻的,则是这一段:“金先生的梵文吟唱如水银泻地般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一片寂静。我至今记得金先生的吟唱,可是至今无法描绘那种神秘、苍茫、悠扬、跌宕……”惟其记忆深刻,拿到黄德海编选的金克木文选《书读完了》之后,我自认为是读不懂的,就把书塞进了书架。用力将《书读完了》塞进已然过满的书架时,我又想起了钱文忠文章中写到的金克木先生家客厅兼书房里没有一本书的细节,深觉赧然。

    又过去数年,有一天收到一个快递,拆开一看,又是《书读完了》。这一次,是换了一家出版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读完了》,从装帧设计到纸张选用,都更加讲究。关心图书市场的人都知道,只有销量颇佳的书籍才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有机会遇到黄德海时,就好奇地问他:“一次次再版《书读完了》,是因为金克木先生的书卖得很好吗?”果然,这本我觉得自己读不懂的书,销售已过10万册。

    10万册,到底谁在读不容易读懂的金克木?告别了黄德海回到家里,赶紧拿出《书读完了》满怀敬意地读了起来。

    成为学术明星的同时,钱文忠也被人褒贬不一地评论着,无论如何,《智慧与学术的相生相克》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勾画了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金克木先生的知识架构。而《书读完了》所选的文章,印证了钱文忠文章中所记录的这位学术巨擘宽广和深厚都堪比大海的学养。与其仰慕,不如尝试通过阅读来接近大师,一篇一篇地通读《书读完了》,对金克木先生的敬重又多了几分,因为,他总是能将那些艰深的学问阐释得易懂又不失本真。

    《世纪末读(书)》中的《书》,所指为《尚书》,《尚书》是一部中国合最古老的政治文献集,到了上世纪末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尚书》,是金先生想要通过《世纪末读(书)》一文解决的问题。只见金先生,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开篇,用上世纪初诞生的科学理论来谈论在上世纪末我们应该如何识读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这种开阔的眼界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跟着金先生的引导,我惊喜地发现,向来被我视作天书的《尚书》,变得可亲起来。

    尤其是那篇解读《心经》的长文《(心经)现代一解》,金先生用已与他融为一体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将佛学的奥义呈现了出来。还没等到读完文章,惊喜就淹没了我,那种久久徘徊不得其门而入、因为金先生的引领突然窥到门里光亮的喜出望外,真是难以言表!

    《书读完了》一书中类似的文章,何止《(心经)现代一解》,《读徐译(五十奥义书)》,或者《范蠡商鞅:两套速效经济软件》,或者《谈谈汉译佛教文献》等等,都给了我醍醐灌顶的启悟。金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开垦出一座品目繁多的花园,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植物都异常茁壮,我们随意“寄生”在哪一棵哪一株上,只要跟上金先生的节奏呼吸,就能看到花园里百花争艳的景象、闻到香型各异的花香。

    虽然有金克木文集书读完了》是一颗珠玉在前,随着时间的流逝,黄德海觉得,《书读完了》不足以呈现全面的金克木,虽然在《书读完了》之后三联书店出版了八卷本的《金克木集》,但黄德海认为,对普通读者而言通读《金克木集》有着显而易见的障碍,这个迫切想要分享金克木之好的评论家,就与同为评论家的好友张定浩和木叶合作,黄德海、张定浩和木叶三位年轻学者又分别编选了3本金克木文选,书名分别为,由黄德海编选的《明暗山》,张定浩编选的《续断篇》和木叶编选的《梵佛间》等“金克木三书”,问世。

    书读完了的金克木,何以让他们念念不忘?

    6月的一个周末下午,黄德海、张定浩和木叶在上海图书馆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关于“金克木三书”的编书心得,从中大概能获得答案吧?所以,得到消息后我赶紧报名,无奈报名通道还没有打开。等到我回过神来再去报名,已经额满!我只好以老友的身份挤进活动现场。

    分享活动中,三位年轻学者评论家分别就自己编选的那一册金克木先生的文选侃侃而谈,因而,我们听到了《明暗山》、《续断篇》和《梵佛间》的闪光之处:《续断编——金克木述生平》由张定浩编选,分小学生、少年时、十年灯、善知识四辑;《梵佛间:金克木说印度》由木叶编选,分中印之间、现代天竺、艺文杂识、梵佛究竟四辑;《明暗山——金克木谈古今》由黄德海编选,分比较文化书、旧学新知书、无文探隐书三辑。 三本文选正好对应了金克木一生的三个阶段:《续断编》侧重于金克木的学生时代,《梵佛间》代表了金克木的为师时代,《明暗山》则收入了金克木晚年写的有关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等各方各面的随笔,代表了他晚年的神游境界。三本文选,勾勒出了金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轨迹。但是,与金克木先生同时代的学术大家颇有几位,他们何以念念不忘金克木? “乍一看有点枯燥,缺少一点华丽的东西,但看进去了就觉得比较有味道,明白如话,干净准确,特别难得”,他们给出的答案,恐怕只有读过《书读完了》的读者,才能了然。令我意外的是,在碎片化阅读已成全民阅读现状的标签时,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喜欢金克木先生的著作,瞧,上海梅雨季节的瓢泼大雨没能阻挡他们前往上海图书馆参加分享活动的脚步,而他们与三位年轻学者评论家的现场互动,更让我感受到,念念不忘金克木先生的,何止编书的黄德海、张定浩和木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了书的金克木,何以让他们念念不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cs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