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诗词,从小就爱。那种朗朗上口的节奏感,如诗如画的韵味儿,让我不由自主沉浸其中。连简单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读来都画面感强,余味深长。
后来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人,背过许多诗,也体味过许多诗中的故事和人生。
那个日暮溪亭边划舟的少女是李清照,那个晚来凄凉,看满地黄花堆积的老妪,也是李清照。白日放歌须纵酒,是杜甫。在茅屋被秋风所破时,发出无奈叹息的,也是杜甫。
读诗词,像是生命中的久别重逢,有时候,会恍惚觉得,诗词中的这个场景,我曾见过。
可是,身边有些人不能理解。老公常说:“你会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呢?既不能给你带来财富,也不能带来权势,更没看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过是多了些文人的穷酸之气。”
一直等到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学校发了本《古诗七十五首》。儿子突然发现,妈妈是个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张口能诵,且能解读的人,对我的崇拜之情,顿时如滔滔江水。从此,开始了与儿子背诵诗词的历城。
初次和儿子背诗,严重怀疑孩子是不是我亲生的。我小时候背诗词,乃至语文课文,基本能达到“过目成诵”,而儿子不但一个字一个字的“嘣”,而且经常出错。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少小离家,八十而归,旧人旧物不在,风光景物已新,只有乡音依旧。我是满带旅途尘土,爬山涉水,万里而来的归人,而孩子们却以为,我只是个匆匆过客。
多精准的描述,多到位的感情。儿子读来,却毫无感情。
“儿童相见…相见…见”,他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磕磕巴巴地背。
我提醒他:“儿童相见不什么”。他想了半天,说:“儿童相见不尊敬!”
我被他气得秒变泼妇:“什么玩意儿就不尊敬了?”
儿子理直气壮:“儿童见了老爷爷,嬉皮笑脸地说,你哪来的呀,尊敬吗?”
空气安静了,我竟无语凝噎。我忧心忡忡地给孩子爹说:“你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傻?”
虽然感觉儿子不是背诗的料,但关键是老师让背,并且课堂上抽查,因此,我和儿子开始了“一应一答”背诗法。
我说上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他接下一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我说“羌笛何须怨杨柳”,他接“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昏在广场上当秋千,我一边推他,一边和他对诗。周末去动物园,看见白鹭,我和他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牵着他的手,走在路上,有时候,我们对诗。睡觉前,躺进被窝里,有时候对两首诗。
渐渐地,他会的诗越来越多,成了班里的“诗词小达人”。
背诗的意外收获是让他变的自信,有了自己的突出之处,甚至是可亮的剑。
整个幼儿园阶段,由于我想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不给他任何压力,不在意他的学习,完全散养。偶尔有什么检测,不但不在意他的成绩,反而觉得追着孩子问成绩的家长过于功利和短视。
但是,儿子并不快乐,反而经常不想去上幼儿园。大致是因为他在班里过于普通,没有存在感,也极少得到老师的表扬。
有一次,老师威胁一个调皮捣蛋的同学,说:“再淘气,明天不用来上学了。”傻乎乎的儿子以为上不上学可以自己选择。他举手说:“老师,那我明天也不来了。”
盛怒之中的老师,没想到他插这一句,气得差点拿小鞭子抽他。
只能说,他是真的很讨厌上幼儿园。
但是,会背诗词后,他开始被关注,被表扬,甚至还会被班里的小女孩崇拜。他上课开始举手,回答问题的声音变大,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最重要的是,他开始喜欢上幼儿园。
自信来自什么?它来自于一次有一次成功的体验。感谢诗词,让儿子越来越有勇气表达自己。
如今,已经读四年级的他,真正喜欢上了诗词。去年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今年看《向上吧,诗词》。他喜欢大漠孤烟塞北,我喜欢杏花春雨江南,他喜欢李贺,我喜欢李白,他喜欢军旅战争题材,我喜欢传情达意款式。
我们对“飞花令”,他赢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我们看《向上吧,诗词》,他不会的,越来越少了。有一次,题目中只出了一句“诗人科举考试多次失利,和令狐楚交好”,他就判断一定是卢伦,他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正是儿子喜欢的调调。
孩子的爸爸有时依然会说:“儿子背这些有什么用,高考最多出5分的题”。我从没想过,背诗是为了高考,我是让他和生命中的美好相逢。看见深秋美景,能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塞,真美”!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他的诗词积累很快会超过我,而我们应答和唱和的那些细节,已经被刻进记忆里,那些温暖的场景,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