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人间词话》十七

谈《人间词话》十七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22:55 被阅读0次

从艺术和生活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境界可分为“常人”和“诗人”。“常人之 境界”意味着“生活的真实”;“诗人之境界”意味着“艺术的真实”。

诗人之与常人 的区别就在于,常人的感受只能达到对现实事物的各种感受而言,诗人则不同,诗人在 获得感受的同时还能把常人的感受境界升华到艺术的形象。

是王国维为了区别“常人之 境”立出“诗人之境”,是为了更好地区分开艺术境界与人生境界。创作中的艺术境界 其实是艺术家也即“诗人”把对人生的体会与感悟用艺术的法式全面深刻的表达出来。

正如王国维所说:“夫境界之先于吾心则见之于外物也,乃皆须臾之物也,使读者自得 之;遂乃诗人之言,字字为本心中所欲言,而非我所能自言,则此大诗人之秘妙也。”

也只有在人生境界的基础上,具有独特才质的诗人方能将对人生的体悟与感受加以凝 炼,从而达到“诗人之境”,这里便接触到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关系问题。

王国维在说到关于“诗人的境界”时,曾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 中谈及,“独天才”能多得“优美”的“自然而为一”的“无我的境界”,“故美之者,可谓之天才者之独特之物也”

对对常人来说,美“仅一时之救济”如果想要接近创 作时可以达到“全离意志之关系”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此其伦理学之拒绝意志之说, 可得已也”正因如此,王国维才根据诗词创作者的创作才华的水平高低,将诗分成两 种境界,最高境界是“诗人境界”,这种境界,一般“常人”感受不到,也不能写出这 种境界。

芸芸读者不一定能接受,能接受体悟者,也有深浅的不同。创造这种境界的诗 人是“天才”、是“豪杰之士”、是“大诗人”。

相关文章

  • 谈《人间词话》十七

    从艺术和生活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境界可分为“常人”和“诗人”。“常人之 境界”意味着“生活的真实”;“诗人之境界”...

  • 谈人间词话

    王国维的文艺观念中非常关键的是他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艺术性 质的独特理解。在叔本华的影响下,王国维强调...

  • 晒晒最近你想读的书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 2017-08-07附录一:《人间词话》背景谈

    《人间词话 精读》 附录一:《人间词话》背景谈 (1)境界无关于人生 应了作者的推介,未读正文而先来读附录,是为了...

  • 2018年3月书单

    《人间词话》 《刀锋》 《身边的江湖》 《深度工作》 《谈美》 《谈修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爆裂》

  • 谈《人间词话》(二)

    唐代时期,“意象”这个范畴作为标志艺术本体式的范畴,已经普遍地被美学家普 争相使用。如:张怀瑾《文字论》:“久用精...

  • 谈《人间词话》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论述过人生三境界的治学的经验。王国维在此书中将“境 界” 一词作为境界人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

  • 谈《人间词话》六

    王国维提倡学习西方文化,最先了解道德西方哲学思想时来自于康德的哲学思想 的,可是关于康德哲学的知识理论和理论思想在...

  • 谈人间词话(七)

    王国维的文艺观念中非常关键的是他受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对艺术性 质的独特理解。在叔本华的影响下,王国维强调...

  • 谈《人间词话》(三)

    “象”这个词的出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经由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象”这个词已经演变为“意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人间词话》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gl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