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成体系,正如我许多不成体系的文章一样。写下来,主要是为了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
这大半年的时间以来,有一篇算一篇,基本上都是写完直接公开在网上,相比之下,完全跟自己对话的文字,反而少了很多。
优点在于,形成了写文的习惯,认识了很多的读者,获得了一些关注,但是,同时却导致了自己并没有静心下来跟自己对话,而导致了思考体力不足,也许,是需要停一下调整调整了。
一直处在一种冲刺状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deadline,而用于反思认知模型的时间并不足够多。这是写文N天以来,比较遗憾的一件事情。
输入
想要实现优质的输出,提升写作输出的质量,先从优质的输入开始。而实际上,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构成认知,而且,依赖于旧的心智地图,和惯有的信息筛选系统,可能并不足以应对这个空间里面迅速更新的资讯信息。
以我所关注的EOS为例,昨天花了一些时间,去思考资讯的分类和过滤机制,发现实际上信息已经足够丰富了,但是,如果让一个人对于所有的EOS社区所发生的事情来概括出来一个全貌的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时间非常紧张的区块链行业中的从业者来说。
昨天,在EOS42的社群之中提了个问题:如果将来EOS42打算开始更新微文的话,更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呢?
这一个问题,我今天也发在这篇文章中,非常希望听到你的想法。
网络素养,注意力
作为一名码农, 如何能够借助于工具的力量,将这些资讯以一种更简明有启发性的方式分享给EOS社区之中的成员,是我在考虑的一件事情之一。
我相信应该很多人跟我有同感。每天读到的资讯很多,但是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有参考意义的内容,与你所付出的时间并不成正比。需要资讯,但是,更需要的是,读懂资讯所处的位置,所代表的意义。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网站,是经济学人。会将一些新闻资讯进行深度的解读,读者读完,也就明白了所表示的意义。
有时候会想,是不是可以出现类似的EOSist? 柚子学人?
注意力稀缺,而到处都是吸引注意力的资讯。单位时间内处理讯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也许,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来自己的一套信息筛查的系统,让这些信息转化为更有价值的洞见。
原则
读Da Rio的书,从中启发很大的一点是,是不是你“自己”的看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观点,是否准确。找到相关的行家,在某些类型的的信息中更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能更有概率得到正确的决策。
在知乎上面看到一个有趣的脑洞,假设将十三亿人都拉到了一个微信群中,你能够看到什么样的情况?
有位技术帝的分析是,根据人们所发信息的频率,以及人眼所处理信息的速度的话,实际上,你进到这个群里之后,会发现,眼前一片都是白屏,你什么都看不到。因为,当所发出的信息足够快,这些信息是无法被你的视觉神经所辨别出来的,只是捧着一个发烫的手机,看着一篇白茫茫的屏幕而已。
我认为这是一个隐喻。如果,我们得到的资讯足够多,够有价值么?
看到评论之中,铭达天下的回复,非常有趣:
淹没, 是为了更好的浮出水面
期待大家也都能发展出来自己的一套潜水技能,一个高效的筛选系统,从资讯之中浮出来,持续进化, 享受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