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三年级的闺女,在她妈妈的陪伴下写作业,这种场景是我为之骄傲的幸福时刻。妻子陪伴孩子学习,这是在我们的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养成的习惯,这种陪伴的坚持持续了儿子的整个少年时代,直到他离开北京到老家读初中二年级,儿子已经在他的妈妈的陪伴下养成了认真学习的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也因为这一个习惯,儿子回乡读书,才有了在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他很快的就跟上了转学后班级的学习节奏。一个家庭,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甚至是颓废的状态,将会是这个家庭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尽管付出很多,或者就算是付出的更多,孩子的教育问题稳妥了,家庭幸福的指数将会无限的上升起来。
但是,我发觉今天娘俩在一起的气氛有些异常,甚至,闺女的脸上布满焦躁不安的神情。妻子极力的平静着情绪,不让自己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用她自己的理解跟孩子讨论着,语气平静的化解着闺女极度焦躁的情绪。“我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呀?”闺女大声的向她的妈妈怒吼。
我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妻子不紧不慢的跟闺女说着:“写作文呢,你得把时间、地点、人物、故事……都写出来……”这是文章的写作要素,但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如果让她遵循文章写作的要素原则,显然,这很难,也是很不现实的事情。
我走过去,跟妻子说:“我来吧!”
这时候,妻子像是解脱了一样,陡然轻松的样子跟我说:好,你来跟她说说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边说着,她起身向厨房走去。
闺女抬起头瞪着我看,我分明看到她的眼神中流露着抗拒。我知道,她的小脑袋瓜已经被文章的几个要素搅的一团乱了,她甚至都不能理解,老师让写的这个作文和妈妈说的这些有什么关系。
我说:“闺女,爸爸不跟你说那些,咱们玩点别的!”闺女听我这样说,对抗的情绪稍微缓和下来一些。转而,她又有些沮丧的说:“爸爸,写作文是作业,我得完成了作业才能玩,可是我不会写!”
“没事的,不写作文也能完成作业,咱们把昨天去公园玩遥控船的事写下来,给没玩过遥控船的小朋友讲讲这遥控船怎么玩。”我故作轻松的跟她说。我深知,写作文这件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组织语言的技术,不仅孩子,很多成年人都没把握可以从容驾驭一篇文字。
我问她:“昨天遥控船玩的开心吗?”
她说:“当然,开心!”
“那我们就把玩遥控船的事写一写,首先,遥控船如果要在公园的湖面跑起来,这之前是不是有一些事要做呢?比如,遥控船需要充电,这充电的工作是谁来完成的……;我们是怎么去的公园?比如骑了几个电动车,还可以是开车或者打车等方式,总之,你得写下一段这一处的内容……;到了公园,遥控船是不是要下水才能玩,是谁把船放到水里的,放进去的时候,放船的人是什么表情等;遥控船开动之后,你们几个人,或者你自己是怎样的心情……”
我给她画了一条线,让她顺着这条线写下去,写着写着,闺女突然高兴的跟我说:爸爸,我的字数快200了”
原来,老师给孩子留的作业虽然是写作文,因为刚刚开始写,只跟他们要求“200字”这一个指标,至于其它的,并没有强调。我想,这大约就是老师们教导孩子时循序渐进的方法吧!
我的方法,就是给孩子画了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打了一些记号,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一个结一个结的解开,解开一个就需要她用自己的话去描述一番,每一次解开就能“凑”一些字数,用这个方法,让孩子们应付几百字还是很容易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教孩子作弊,但是我知道,当孩子脑袋中树立起了这条线的文章写作格局,他们自己也会给自己画线、打结,几百字的写作将会变成很容易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