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老大称为“后”。后是王的意思,不是王的媳妇的意思,“王的媳妇”是后起的意思。所以禹也被叫做夏后禹,启也被叫做夏后启,只不过后来人们习惯上称呼他们为帝禹、帝启。
帝启至少有五个儿子。到了他晚年的时候,这五个儿子开始争夺继位权。估计是小儿子武观搞得太过分,失去了启的欢心,被启给打发到西河去了。可武观这小子是个狠角色,他不肯善罢甘休,在西河养精蓄锐过了四年,到帝启十五年的时候终于起兵造反,史称“武观之乱”。
武观之乱幸亏有彭伯寿率军出征才得以平定,不然启想善终怕是都难。这可能是启靠武力确立世袭制所带来的后遗症,毕竟他让大家都认识到了武力是个好东西,而尤其可怕的是,学会用拳头说话的不光是启的儿子们,还有诸侯。这一点在启活着的时候好像还问题不大,到启死了,他的长子太康在位的时候,更大的乱子可就来了。
太康继位后,迁都于斟鄩(xún,或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二里头)。本来启晚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贪图享乐而疏于政务了,太康比他老爹还过分,终日田猎无度,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根本就不理朝政。东夷有穷氏的首领后羿认为这是他篡位夺权的好时机,就趁着太康出去打猎百日不归的机会,派兵阻断太康的归途,占领了斟鄩,“因夏民而代夏政”,篡夺了夏朝的政权,史称“后羿代夏”。
东夷是夏朝人对东方民族的称呼。当时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居于中原的夏朝及其属国则是夏或诸夏。舜是东夷人,“禹兴于西羌”,但都不妨代表正统,所以这个时候蛮戎夷狄的称呼并没有贬义。后来,大概是优越感爆棚的原因,诸夏又被称为华夏了,也就是所谓“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意思,这才使戎狄蛮夷的称呼有了贬义。
现在,太康不敢回国,后羿就废黜了太康的帝位,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帝,自任摄政。仲康当了七年傀儡之后死了,后羿又立仲康的儿子相为帝,但是不久他又赶跑了相,自立为帝。相只好流亡,居于帝丘(或今河南濮阳东南),虽然只能依附于同族的斟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自称正统。
这个代夏的后羿是不是“后羿射日”里的那个后羿呢?估计不是。那个时候,人们往往用一个人担任的官职来称呼他,所以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叫共工(管水的官)、祝融(管火的官)、后羿(管射的官)的人。“后羿射日”里的后羿是帝尧时候的人,从帝尧去世到太康之世至少已经过去了七八十年,所以除非是记错了时间,这两个后羿不太可能是同一个人。
后羿他们家从祖上就一直负责“射”这件事。到了帝喾(kù)的时候,帝喾把他们家封到鉏(chú,或今山东济南)这个地方,并赐予 “彤弓素矢”,这才成了诸侯。由于家学渊源,后羿非常善射,所以他对自己的武力很自信,雀占鸠巢之后也不吸取太康的教训,跟太康一样不修民事,终日沉湎于游猎,终于被自己的宠臣寒浞(zhuó)杀死了。
寒浞自立为帝以后,为了防止帝相的势力复兴,就派自己的儿子浇征伐斟灌氏和斟寻氏。浇能征惯战,人称“多力,能陆荡舟”,也就是力气大到能在陆地上行船,所以斟灌氏和斟寻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帝相也不幸死在了兵锋之下。当时帝相的夫人后缗(mín)已经有孕在身。她从墙洞中爬出来,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遗腹子少康,这才保住了夏朝的血脉。
少康长大后,当上了有仍氏的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浇听说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只好逃亡到有虞氏,又做了有虞氏的庖正,也就是掌管饮食的官。有虞氏感念当初夏朝的恩德,“妻之以二女,而邑于纶(或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东北),有田一成(方圆十里为一成),有众一旅(兵士五百为一旅)”。这样,少康才算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少康在纶邑收抚夏朝遗民,设官分职,开始谋求复国。他找到了一个夏朝的旧臣叫伯靡的。本来这个伯靡在后羿代夏的时候是辅佐后羿的,后羿死了之后,他逃亡到有鬲(gé)氏,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忘了自己曾是夏的贰臣,也不怕少康复国后跟他算老账,打算要帮着少康复国了。
寒浞主要倚仗自己的两个儿子浇和豷(yì)。浇太能打,少康就玩阴的,派刺客女艾趁着浇打猎的时候刺杀了他,然后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抒攻灭了豷。寒浞失去了左膀右臂,被伯靡率领的斟灌氏和斟寻氏遗民攻杀。这样,在剿灭了寒浞的势力之后,少康“求阳翟(dí,或今河南许昌禹州市)夏王之故都”,重建了夏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
从武观之乱到少康中兴这一段混乱的历史,创造了国史上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荒嬉国政,第一次诸子争立,第一次帝子谋反,第一次谋朝篡位,第一次臣弑其君,第一次用间行刺,第一次王朝中兴,可以算是个“第一次”的大集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