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的《皮囊》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意识”和“肉体”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从来不会主动把两者分开来讲,但其实肉体是意识的工具,是意识实现目的的载体。
比如突然想喝饮料,于是动身去超市买瓶饮料——前一句是脑中产生一个意识,后一句是命令身体去实现这个意识。
凡是被归到工具类的东西,那就相应的多出一个相应的指标——熟练度。你对自己的身体使用熟练吗?
显而易见,每个人对自己身体掌控的熟练度是不一样的,外科医生要控制自己的手不能抖,芭蕾舞演员可以用脚尖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有些运动员跑得快,有些运动员跳得高……我们可能一生都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熟练度”,但也要承认,通过科学的训练,是可以让某一项能力变得更好的。
身体是工具,工具越用越熟练,越能提高意识对身体掌控度。就像体育运动都需要锻炼,锻炼出的力量和灵活度,是精准完成每一个动作的前提。
其实写作也是一样。
运动是通过身体来表现出大脑涌现的每一个动作,写作是通过文字来表现出大脑涌现的每一个思想。
所以写作也需要持续的锻炼——描述问题的能力,寻找看问题的角度,推理解决问题的逻辑,让每一个字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又能让读者接收到你想法。这类似于翻译的工作,既能表达原意,又能让读者吸收并带来独立的思考。
那么该如何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我能想到的,并且也在践行的是如下几点:
1.写日记
写日记是一个启动成本特别低,但是特别难坚持的事情。
启动成本低,说的是如果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想写点东西,只要掏出一张纸或者建一个word文档,分分钟就能写出几百字来;难坚持也很容易理解——写一个500字容易,每天写出来500字难,加班了、聚餐了、刷美剧了、和爱人吵架了等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就会导致一天的日记夭折。
这就像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但日记是锻炼文字感觉最好的一个方式,哪怕是每天只记录一些流水账,没办法拿出来给大家看,那也没什么,至少这种形式会减少对文字的敬畏感,写得多了,觉得写篇1000字的文章,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日记记什么?什么都可以记。
今天天气不错,没有雾霾没有阴天没有下雨;出门遇到一只黄色花纹的猫躺在一辆白色的甲壳虫上面睡懒觉;路边的包子铺的大妈脸上沾了面粉不过她好像自己不知道;地铁站安检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地铁里面冷气开得这么大?今天完成了一个特别难的任务,感觉身体被掏空;又要加班了,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加班;今天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只要想写,能写的东西太多了。
2.素材积累
写作是输出,有输出的前提是有输入。输入可以是读诗读书读文章,也可以是与别人聊天侃大山,总之输入来自一切提供信息的渠道。
如果看到、听到有意思的人、有意思的事情,就记录下来,比如故事,比如金句。只要是让人眼前一亮那,就一定记录下来,总有写东西的时候能用得到。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水喝多了,尿就有了”,那些段子手能写出段子,可不是看段子学会的。
每一个写手都经历过刻意的文字训练,起点大家都半斤八两,但是在这条路上能走得多快,多远,就要看自己努力和天赋的壁垒了。
天赋无法加速成功的步伐,天赋只是让限制来得更晚一些。
3.写作练习
写日记培养的是语感,记录是为了攒素材,这两样东西有了,就该练习写文章了。
写得烂没关系,想要培养一项新技能,都要经历笨拙的开始,科比刚开始拍球的时候,不一定有你现在拍得好。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写,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观点?通俗一点说,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其次,想清楚了要传递的观点之后,再想用什么论据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呈现论点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总分结构,每个论据之间相互独立。比如我们证明小A是好人,因为他做了好事1/2/3,所以得出结论小A是好人。
另一种是递进结构,每一个论点是上一个论点的结论,同时也是下一个论点的前提。比如同样证明小A时好人,因为他经历了哪件事,然后做什么决定,最后做了哪些行动,所以大家都说小A是好人。
最后,文章的架构想清楚之后,就要填入文章的内容,使论证变得饱满、流畅,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把平常积累的素材拿出来合理利用了。
总结上面的过程,基本上是确定论点、画出骨架、填充内容三步。
拥有文字感、积攒足够的素材,再拥有一个简单的写作框架,就可以开启写作之路了。罗胖说,文字是最低成本影响人的方式,掌握这个方式,是个人修炼、职场发展、事业起步的基本功。
我们都在路上。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