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写点什么,但却不知道写点什么,以前上学作文要求500字、800字的时候,限时半小时之内奋笔疾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最后还能拿不少分数。
现在没有限定了,反倒难写了,看来相对自由还是可取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内耗”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个人被外界的声音影响从而内心受伤,这种无形的伤害由内而外,稍微不留神就会被说“玻璃心”,有这些特征的人多么需要人们的一点善意。
外显的疾病容易博得大家同情,可是内心的疾病却鲜少被人接受,多做点开心的事儿嘛,矫情。
要知道有时候内心的“悲”也会通过外表的“乐”来体现,比如大家都喜欢的女歌手是重度抑郁症。
人生经历当中很多无可奈何的悲伤情绪在内心会被镇压,因为没人想看到你情绪挂脸,可是悲伤就是我们的主要情绪之一呀!
它能让我们学会教训,吸取经验,不能完全被抑制。
有部电影叫《头脑特工队》,里面的主角是我们一生下来就有的各种情绪,分别是“乐乐”“忧忧”“怒怒”“厌厌”和“怕怕”。
“乐乐”觉得开心是一个人的主导情绪,所有的经历都该是开心的,所以电影里小主人公在上小学前核心记忆都是开心的。
有一天小主人公要搬新家了,她要告别自己的好朋友,学校的老师,包括她熟悉的一切。
在来的路上满怀期待,但到了新房子跟前却并不如意,这时候我们正常人的情绪应该是有点小失落和悲伤,但“乐乐”却觉得应该让小主人公开心起来,于是抑制了她的消极情绪。
到了新家各种家具还没送到,只能先睡几天地铺,还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暂时也算安慰了些。
第二天去上学,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的同学,大家对这个新来的人议论纷纷,在不安当中,脑中的混乱开始产生。
课堂上做自我介绍时她哭了,这个时候开始“忧忧”有了想成为控制中心的主要情绪之一,可是被“乐乐”发现后又及时控制了悲伤的情绪。
“忧忧“和“乐乐”争夺过程中被吸取到了其他地方,流落到被遗忘的记忆堆里时,“乐乐”看到小主人公有一次在哭泣中学习到了新的东西,最后一家人相拥而喜,原来“哭泣”“悲伤”不只光有坏处。
于是“乐乐”和“悲悲”一起努力重回到了头脑控制中心,小主人公的情绪能够正常运作后,她有了更多精彩的经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情绪(喜怒哀乐)正常才是成长的关键所在,该哭的时候要哭出来,否则形成内伤,最后影响到身体,得不到却还偿了失。
允许一个人哭出来,合理的表达情绪这也是我们这个大环境应该有的宽容度,举双手推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