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对infj的描写,突然觉得很有共鸣:特别喜欢有秩序感的生活。
会想起成长历程,我特别热衷于关注自身的情绪变化以及对生活明确的规划。我喜欢独处,但不喜欢一直独处,我害怕社交,但有时又不得不社交。后来我最近发觉生活就是一个让你又爱又恨的模式,你不可能一直幸福的活在自己的乌托邦里,但也一直不会糟糕的每天都郁郁寡欢。
就像莫泊桑说的那样: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中的这么好,也不可能像你想象中的这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如何转变自己的心态以及管理模式去应对不同的场景,我想是每一个人走向更复杂的人类社会所必备的一项技能。如何在人群中保持自我?如何应对一个人对你突然转变的态度?如何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对“屏幕式聊天”形成自己的底线及框架,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夜晚降临,圆月明亮的悬挂在半空中,今晚不是中秋,但这一月亮却有了怀念的意味,不是思乡,不是想家,而是怀念起从前看月亮的日子。那时候真好啊,身旁有一群一起奋斗的兄弟姐妹,虽然我并不合群,但看到他们的样子我总是觉得很亲切,如今想在线下见面,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我们通过手机了解一个人,我们付出的真心,会不会也沦为一场笑话?
没有人会想这么多,我们都在矛盾的生活中跌跌撞撞的成长,有时候一点突如其来的小感悟能够被及时记录下来就能令我开心一整天,好像这样就能为自己的存在留下一点印记,为这个世界上留下我来过的证明。
如今回看半年前自己写的东西仍然会觉得感动,那个文笔稍有稚嫩,心思如此细腻,如此敏感的自己,正在一步一步朝着未来走去,多么勇敢多么不畏惧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