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并存”,这是《菜根谭》之语,起意为:对待好人,应当宽厚;对待恶人应当严厉,对待平常庸碌的众人应当宽厚严厉并存。
自小长辈就教育,要与人为善。然后,一路走来,基本上都是好心对所有人,当然大多也还是得到友好的回应。
但也有一些人,你与他为善,他却觉得你好欺。于是内心就开始质疑,到底要不要与人为善?
今天,从《菜根谭》里找到些许答案。
举个例子,就像生活中开车难免会有剐蹭,一旦出现剐蹭,想必就会遇到三种人。
第一种人,下车就和和气气,好说好商量的与你交涉,遇到这样的人,想必即使对方失误多一点,自己肯定会宽厚处之,也不会过多和对方纠缠,双方握个手,谈笑间就解决问题,即使自己要花点钱、吃点亏,内心也是乐于接受的。
第二种人,下车就不问青红皂白,无端指责是你的全部责任。这样的人,那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如何严厉处之,那就是一切依法依规处理。所谓的严厉,也不能违背了法律底线。该自己赔自己赔,该对方赔那一毛钱都不能少。
还有第三种人,下车就想推卸责任,变着法的和你绕,最后判定是他的主要责任,又与你哭穷,一把辛酸泪中和你说他的种种“不容易”。遇到这样的人,就要自己把握个度,与其交涉略带锋芒中含着一丝善良。一味咄咄逼人显得欺负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又会被他蹬鼻子上脸,没完没了的用善良、道德来绑架你。
当然,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并没有标签,脑门上贴着“善人、恶人、庸众之人”等,这还需要我们根据与人相处的经验来初步判断,与善良之行为初步试探,而后根据对方的反应来作出回应。
芸芸众生,各有不同。善恶之间,我们都去做一个向善之人,这个世界必然充满更多温暖、更多阳光、更多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