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每个人的偏好都是不同的,动机和目的也是不同。
于我而言,当时大学选择北京,除了父母的建议以外,自己也一直对于北京的很多文化充满好奇,我想要了解那些相声段子里提到的北京胡同里出没的艺人们的吆喝声。想知道四合院的人们,想知道老北京的味道。后来便来了。但生活了四年后我不得不坦言,失望是有的,正如大家所言,凡是被那些文人们写进书里,当时我被迷得一塌糊涂的风物,和许多历史古迹都充满了商业的气息。
似乎自很小就对一些古色古香,有中国历史沧桑感的东西感兴趣,小学时老师强制要求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时,起初也是很拒绝的,但读着读着就被吸引了,会因为其中提到的一些生僻词开小差,因为一些典故吸引,又去查资料看它们。结局是知道了一些诗词以外的惊喜和历史,但诗词本身似乎没背会多少,考试好像也没得多高的分。老爸有时候在拾掇他的 那些玉石时,我竟然也能在旁边陪着他待一整个下午或早上,我妈好几次嫌弃我有点呆,现在想想,我和观察骆驼吃草的英子比起来,哪个比较呆?可能是我吧,毕竟英子当时在思考,我可能只是想黏着我爸?
上了大学后我这种呆劲越发严重了,还好我还有几个和我差不多呆的朋友,我们几乎都是出于一些奇怪的动机,相继去了很多古朴的古镇山村,乌镇,周庄,凤凰古城,宏村,绍兴,苏州,湘西,哈尔滨,当然也去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旅游打卡地,天津,秦皇岛,青岛,泰安,济南,南京,杭州,长沙,合肥,西安,以及北京的大大小小部落和青海甘肃等地的山景和沙漠景观。
我们的追求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在去之前我们都是怀着自己的一些期待,大多数时候她来找我都是会问我想不想去某个地方,我会问她为什么忽然想去那了,她的回答也很奇葩。有时候是因为一部电影,一首歌,一本书,一首诗,这些理由还能理解。但有时候和可能是因为一种当地人的习俗,或美食,或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幅图。不过她每次提起的地方基本也都会有吸引我的点,我们便就这样随性的出发了。每次出发前她都会疯狂的做功课,搜索当地的各种历史文化,美食典故,生怕自己不知道景点的历史。好几次她问我你怎么不做功课,我便笑着说,两个人都做功课,谁来负责当听众,没人捧哏,酒店车票这些杂活也没人负责啊,她听到这里一般都会傻乐。
去多了之后我俩似乎都产生了一些同感,总觉得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尤其是去那些古镇时,当地的人们会做一些类似于表演的东西。表演一种生活状态,表演一种艺术形式。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可能是在期待小桥流水人家,古镇烟雨,溪边浣衣的村民,海风吹来的声音,沙滩边的贝壳,清晨屋顶处的炊烟,湖面的青烟,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当地得人们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在表演一种状态,撑着竹蒿在湖面上游动,唱着曲子;表演篝火舞蹈等等,表演出来的一种生活,让我们觉得降低了旅行的体验。
最近一次去的是苏州,有天早晨很早出门,一条叫桃花坞的小街上大家都还没开张,想去吃点早饭都找不到地,不过走了几步后发现一家很不起眼的粥店,一位老人慢慢悠悠的准备着,我们便进去了。当时是想着图方便,点了两碗江南特色的青菜粥,要了一屉黑米的小点心,真心精致。但是上菜的过程是真的漫长,那位老伯充满艺术感的行为诠释了慢生活的真谛。
我俩不紧不慢的吃着,老伯饶有兴趣的问我们从哪来,要去哪玩,我们还没说几句,他就开始了给我们讲解苏州历史,我俩是真的很惊喜,这样有趣的当地人可比导游要好多了。老伯告诉我们寒山寺的典故,讲的过程中带着些许苏州口音,扇着蒲扇还诵读了一遍《枫桥夜泊》。老人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哪些景点其实不去也罢,哪些景点是有真意境,以及当地的一些特色点心和苏州小店,并且真心诚意的劝诫我们不要去所谓苏帮菜的大馆子。最后他感叹,很多游客来这里无非是想体验那首诗的意境,姑苏城也正因为这首诗才成了如今大家追捧的苏州。可真正的意境早就不在了,如果真让大家去体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毕竟现在是一个能打车就绝对不要步行的时代。
在老人身上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些旅行的满足,一些我们认为“真”的东西。一个早饭吃了一个半小时,最后离开时才知道这家粥店是一个网红店,老人一周只开三天,其余时间是在南方的各个地方游玩,子女都在国外,我们惊了,老人是大隐隐于世啊!我们也是真的幸运。还有一个片段是在周庄古镇里,我们的酒店定在了古镇里,傍水而居,晚上11点左右我们想出来看看,果然这个时间大家都日落而息了,店铺也都关了门,倒是安静了不少。没走几步听到有人唱歌,二胡的声音依稀传来,我俩最初的反应是害怕,毕竟有点恐怖片既视感。走近几步仔细听,是桥高处,一位年轻人拉着二胡,一位老伯唱着歌。但有点违和的是老人在唱《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们一心想来江南听苏州小调,没想到最后听到的是这个。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赞美草原,还有很多藏歌是很排斥和抵触的,从小听多了觉得很腻,而且生活在市区的我,周围也没多少藏族和蒙古族,我不懂我为什么要听这些民族歌曲。但看着老人那么激情澎湃的唱,跑不跑调也无所谓,我似乎看到了一种真实。老人的样子想必是本地人,从小生活在江南,自然对高原草原充满了向往,这一点倒和我向往南方是一样的心境。
后来我们似乎都有了一些感触,不再同之前那般较真,也没有再那么疯狂的去追寻那些古巷镇的历史感了。我们似乎都觉得那不“真实”。
可是在最近一次的聊天中,我们又得出的一些新的思考,我们当时急着去找寻的那些真实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刻板印象”。我们觉得那不是真实,而真实情况是,乡村在发展,人们都在追求好的物质生活,当地的人们也是一样,我们似乎不该苛责他们丢弃传统,他们也没有义务要过一种原始状态的生活。真实情况是很多乡镇因为当地特色从事了旅游业,他们选择了每天穿着特色的衣服,表演一些行为,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这是客观存在,这也是真实。
到这里,我的矛盾纠结似乎也好了很多,真假真的不重要了。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倒也有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