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
为什么那些在营销行业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司机会说一个90后的文章写得好呢?问题在哪儿?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了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想想
我们对于技术效率的追求,不如我们对于认知效率的追求。成甲老师在书中提到李叫兽写的文章的和别人文章的不同点,而李叫兽说的是任何一个广告文案或者是一个从业者都知道洞察力与言之有物是最基本的入门准则。这是李叫兽和一般写作的人的区别,李叫兽更加注重认知效率。
到底什么是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技术效率就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掌握对具体工作问题解决方法,并且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去思考如何让解决。我们努力的想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效率,所以在这种模式之下,我们遇到每一个新的问题之后,都要去学习新的知识。而认识效率就是学习的时候,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清楚的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比如我们在做文案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这个文案的最打动人的是什么?为什么他能打动人?而不是针对具体的一个现象,就事论事。应该更多的注重信息内容的本质。掌握了问题底层规律,就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就是狡猾的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出现而已,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的一个模式的转变。
其实大多数人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办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所以我们跑得越快,学习的知识就越多。就是因为我们在这种模式下打圈一直走不出来,没有探索到它本质,所以我们进步就会很慢。太过于去追究量改变,似乎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换一种思维,当不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去了解它最本质的内容,多问问自己,what why 和How,一味的追求量的改变只能让我们追求掉进低效率的陷阱。
当然想提高认知效率,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让我们的认知深度,变得更加深层次,才能提高我们的认知效率,如果我们的思考永远只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只是停留在表层。又怎么能提高认知效率呢?
得出一个观点:我们可以用20%的知识来解决80%的事,而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似乎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在20%的时间问题上而不是平均的,而不是把时间平均的花费在每个问题上,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我们才能拥有主动权,但是我们如果涉猎很多很散的信息,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联系就很难把技能使用出来。对于一个知识只是浮于表面的了解或者了解很多,没有一个知识系统的话,我就很难立足脚,而在于社会上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市场,才不会轻易被替代。而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在领域内对一个方面知识有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
只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深度,那么如何去提高自己的认知深度,多元化的学习知识,当然不是盲目的追求大知识量。多元化是关联性的多元化。学习知识要学到极致,不是说之前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说简单地学一学,我们学习的应该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问题的核心能力,这一点就是可能要突破我们的专业限制。就比如我们现在你是新闻学专业,你就不仅仅需要去学习新闻学如何采写编,更多的是需要去了解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是法律历史,文学等这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新闻事件的背后,可能会涉及各种法律,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各种因素,我们所谓的专业并不是说你学好了某一项技能就可以毕业,这种认识会极大地阻碍我们真正学习应该学的知识。
用用
可以多看一些书和我自己在学的知识关联度紧密的知识,避免盲目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