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庄子,就是先在行为上做到,然后按图索骥,觉察自己的念头,看到真相
1、破绽:在心中没有做到不要求别人合我的意
——可是,“我”做不到啊,特别是在一些“我”认为的挑战“我”利益和安全的地方。本质上由于恐惧。
内心独白:我怎么可以不要求阿姨合的心意对我的孩子好呢?我不要求,她就有可能偷懒,有可能要伤害我的孩子?如果她伤害他,那我就和她拼命,如果她偷懒,那我就去踢她的屁股,开除她。
那假如我要求她合乎心意,我对她提出不偷懒,不伤害我的孩子的要求,她真的能够做到吗?有效果吗?我依然无法判断这一切。或许我可以判断她有没有伤害我的孩子,但是我却无法判断她有没有偷懒呀。
所以跳到第2条
2、按图索骥:有情绪,抓住这个情绪,努力找真相。
我承认我有情绪,是不信任的情绪,很难描述,是深深地不信任。她的一举一动,她的话语,她的神情,都让我感觉到挑衅,是一种你可以不信任我,但是也拿我没办法的嚣张。我很生气,我想要咒骂,我想要摔桌子。
抓住这个情绪,找真相。有偷懒吗?什么是偷懒?就是应该她做而她没有做?那什么是应该呢?我认为应该。我认为什么应该呢?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不看手机吧,也许是每时每刻都被我家中的所有事情占据吧。那你和她签协议了吗?每时每刻都要被家中的事务占据,不能拥有一刻的喘息?没有。
所有偷懒和不偷懒有什么区别?界限在哪里?界限在我的头脑里,随时随地可能变化。但是有一点,我确定,就是阿姨和我儿子是一体的,阿姨开心,我儿子一定开心,阿姨不开心,我儿子肯定不开心,而我儿子和我是一体的,我儿子开心,我就开心,我儿子不开心,我就不开心。那么本质上是不是我和阿姨也是一体的呢?所以让阿姨开心,不是很好吗?
况且偷懒还是不偷懒,没有白纸黑字的签约,没有界限边沿,只是我的头脑造出来的一个个标准罢了,是游戏里面这个我的程式设计。我就是设计来不信任除我以外的所有照看孩子的其他人的。包括外公、外婆、爸爸、阿姨,因为那个披着母亲戏服的人里面还有好几层戏服,包括“孩子的上帝”、“假天使”、“教育教主”和“拯救者”。所以,这些人不允许有任何人挑战他们的权威,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受这些角色控制的情况出现。
3、继续把线头扯出来:本质上不存在这个偷懒的阿姨,她仅仅是我内在的投射。
事实上,只存在两个互相拉扯的自我,精神分裂的自我。这两个我都不信任,因为他们都不是我,只是头脑演出的一场精神分裂的闹剧。一个不被信任的,可以是偷懒的、无能的、过度控制的反正是各种不被看得上的自我,一个则是不断评判、咒骂、鄙视、殴打那个自我的自我。
——首先,信任这些不被看得上的自我,信任他们并不会伤害任何人,信任这个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信任这个自己做什么都不会影响到我的真实品质。而我不被看得上的自我并不存在,同时他的相反面,被看得上的自己也根本不存在。
——其次,对于在咒骂、评判、鞭打自己的自我,首先了解到这个自我有自我膨大的无限动力,因为没有什么让他感觉不舒服的。然后是是信任他也不可能真正伤害我,因为他也并不存在。对我来说,就是看着他,他喜欢评判,那就让他评判,看看他到底能够走多远。直到这个评判他人的自我自己恶心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2932103/078e11d67413add5.jpg)
网友评论